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发布时间:2022-05-17 15:20:5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叶玉江  |  责任编辑:孔令瑶

面向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的主要考虑

新形势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四个面向”,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主攻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根本动力,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基础研究系统部署

加强战略性基础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在农业、健康、制造、材料、信息、资源环境、能源环保、社会治理与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关键难题,为创新发展提供源头供给。面向世界科学前沿,聚焦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加强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干细胞、催化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的超前部署,攻克一批世界科学难题,引领未来科技发展。

优化学科布局,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加大对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等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强信息、工程、材料、能源等技术科学研究,加快推动生物学、医学和农业科学等生命健康领域学科发展。打破学科壁垒,大力推进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加大对新兴学科,边缘、冷门和薄弱学科的扶持力度。

打造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

强化重点高校院所国家队作用。推进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组建多学科交叉大团队,开展有组织创新,提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能力。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优势,开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共性需求的定向性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

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通过充实、调整、整合、撤销、新建等方式对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优化整合,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实体化运行,推动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融通发展的实验室新体系。做好与国家实验室的衔接,打造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

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培养和汇聚世界一流基础学科人才,开展前瞻性、引领性和独创性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方向探索,力争催生新的重大科学思想和科学理论,打造开放创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提升企业基础研究能力。支持科技领军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前瞻布局基础研究,深度参与国家科技计划论证实施,牵头承担国家基础研究任务。支持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创新基地。优化企业内部创新环境,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扫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机制障碍。

培育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培养造就世界级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在我国优势领域,发现识别具有世界级科学大师成长潜力的科学家,“一人一策”设立若干杰出科学家工作室。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引领者中发现和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培育支持大批优秀青年科学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全面推行青年科学家项目,给予优秀青年科学家更多牵头重要科学任务的机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大对青年人才的资助力度,培养一批优秀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国际交流计划。

打造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强化基础教育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培养,建立大学和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才模式。大力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探索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推进科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建设一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完善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机制。优化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馆)建设布局,持续开展收集保藏、整理加工和共享服务。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布局,持续提升野外站观测、研究和示范能力。开展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攻关,以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为突破口,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工程化研制与应用开发;加强高端科研试剂、实验动物、科学数据软件工具等条件手段自主研发。

完善支持基础研究发展的体制机制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稳步增加国家财政投入,建立健全竞争和稳定相协调的支持机制,加大对优秀基础研究机构、团队和个人的长期稳定支持。建立央地共同出资、共同组织基础研究项目的协同机制,带动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通过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元投入,扩大基础研究资金来源。

完善项目形成和组织管理机制。对于目标导向类项目,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创新活动组织者的作用,组织科学家、工程师、战略研究机构持续跟踪世界科学前沿和各领域创新趋势,开展常态化战略研究和科技需求分析,构建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的机制。完善指南评估制度,通过第三方审核评估、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多方对标审题,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对于自由探索类项目,尊重科学家的学术灵感,鼓励将国家需求和个人兴趣相结合自主选题。对于原创性、非共识项目,建立特殊立项通道。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等新型管理方式,探索长周期资助模式。

改革评价激励制度。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开展基础研究评价改革试点,强化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开展长周期评价,探索实行国际同行评价。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评价机制。加快推进唯人才“帽子”治理,重点整治将学术资源配置、职称评审等简单与人才称号、学术头衔直接挂钩的行为。探索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

加强科研学风作风建设。在科技界大力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啃硬骨头”和学术民主、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自主权。将科研诚信管理贯彻覆盖科研活动全流程,实行更加主动的监管措施,压实高校和科研机构诚信建设主体责任,严肃查处科研违规失信行为。

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

实施更加开放包容的对外合作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力度,支持高水平外籍科学家牵头或参与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牵头组织和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逐步放开在我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和外籍科学家在我国科技学术组织任职。鼓励和支持民间科技合作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和空间。

(作者:叶玉江,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司长。《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