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阅读
如何培养基础理科拔尖学生,造就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各高校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一方面,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学生投身基础研究的志趣;另一方面,开展研究性教学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时,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提升综合素养。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
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深入实施“拔尖计划”,在基础理科、基础文科、基础医科领域建设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着力培养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为把我国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人才基础。
如何加强基础理科拔尖学生培养,造就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
“志趣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周六晚10点,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学堂计划”叶企孙物理班大四学生史家明仍在教室自习,“对我来说,周末和工作日的学习差别不大。”这名00后笑着说。
高考填报志愿时,史家明的第一志愿就是物理。如今,他依然希望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在物理班的4年,我感到自己在自由地成长,也保持了刚入学时对物理的热爱。”史家明的室友、同班同学韩皓潭补充说,班级浓厚的学术氛围、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是这份热爱的“保鲜剂”。“张量网络简介及其在量子计算机中的应用”“探秘斯格明子:拓扑自旋电子学浅析”“量子理论中的对称性与拓扑”……在物理班,学生自发组织的“叶企孙学术沙龙”已持续10余年,主动研究和讨论蔚然成风。
“我们认为,学生的主动性特别重要。有时候,育人效果并不在于知识传授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学生若有探索未知的主动性,将来就会很有希望。”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学堂计划”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说,学生的主动性一方面来自兴趣,一方面来自使命感。
“如果学生自己没有探索求知、发展自我、实现价值的勃勃欲求,再多的资源、再高的目标也无法促使他们对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更充分的利用。”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一曾开展“拔尖计划”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志趣是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建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中,“强化使命驱动”十分重要。要引导学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鼓励学生在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基础科学领域深入探索、坚定志趣。许多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基础学科拔尖班学生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引导学生明确未来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大师课”等形式,汇聚德才兼备的学术大家,通过言传身教、精神感召,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有学者谈道,在进入大学前就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并立志长期探索的学生仍然较少,涵养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志趣尤为重要。这种涵养需要环境,需要重视基础学科的整体氛围。
“对优秀的学生更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留白’”
每周五下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周五学术报告”会上,讲述与思辨碰撞;未名湖北岸的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参加导师讨论班的学子豁然开朗;在物理学院,“物理英才班”的学生进行文献分享和学术研讨会,邀请“大牛”开设讲座……北京大学注重营造师生共同探索科学未知前沿领域的学习氛围,这也是一些高校加强基础理科人才培养的缩影:创新学习方式,营造创新环境。
在课程方面,复旦大学开设“本科荣誉项目”,建设荣誉课程,提升第一课堂教学质量。“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学术判断力。通过教学内容及方法上的创新,满足拔尖学生的学习‘胃口’。”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师周磊说。
开展研究性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训练。上海交通大学建设致远创新研究中心,搭建本科生交叉创新实验平台,通过开放日、前沿探索实验课等,构建进阶式自主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与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协同打造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通过科教融合,致力于培养从事前瞻性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曼丽认为,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建议重视给拔尖学生‘松绑’。对优秀的学生更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留白’,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来发展。”
“在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我们对主干课程课时进行了重新分配,将本科阶段总学分从170学分减少到150学分。”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森介绍,通过科研训练、数学建模、小课题研究等实践模块,加强创新实践锻炼。浙江大学制定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专属培养方案,将重要的必修课划归为“核心选修课”,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从而更好地发挥潜能。
“通识教育和拔尖人才培养是相互关联的”
采访中,一些高校的基础理科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表示,有些理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偏得厉害”;有些同学知识面广、文理兼备,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还有所欠缺;还有的同学自信心不足、主动规划自我的能力较弱。对此,专家表示,有必要加强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怎么和专业教育真正融合?我想,通识为本,并不是说通识课的学时数要远远超过专业课。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有通识教育的理念。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表达沟通能力等,既是专业课程中可以包含的,也与通识教育有密切关系。”朱邦芬说。
“通识教育和拔尖人才培养是相互关联的。根深才能叶茂。在厚通识的基础上,拔尖人才才能茁壮成长。”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说。南开大学伯苓学院副院长段文斌也认为:“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培养,与学生自身个体的全面发展并非矛盾,而是相得益彰。习得立志修身、习得理论实践、习得强健身心、习得审美创美、习得交流合作,是我们对‘拔尖计划’毕业生的要求。”该学院推出语言、文学与文化导论、哲学系列讲座等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提升拔尖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些理科学生表示,通识教育的学习让自己获益匪浅。“刚进入萃英学院时,我以为学院只重视我们的专业学习。后来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兰州大学萃英学院2019级化学萃英班学生马科星说,学院设立了通识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体系,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促进学生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和智慧的生活观。
同时,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科学道德、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造就敢闯会创、敢为天下先的青年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