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作家马慧娟回答记者问题。中国网董宁摄。
在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前,马慧娟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我出生的地方是宁夏西海固的一个叫黑眼湾的小山村,那里四面环山,交通工具是一头头的毛驴。”马慧娟回忆说。20岁时,她的老家黑眼湾迎来了移民搬迁政策,在红寺堡集中安置更多的贫困群众,彻底改变大家的生活面貌。依靠这个契机,乡亲们走出了大山。
马慧娟介绍,因为靠近黄河,党中央在红寺堡兴建了扬黄灌溉水利枢纽工程,把黄河水上扬了三百米,开发出更多土地,集中安置了23万移民,把这里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地,这项伟大工程也被称为“新时代的红旗渠”。自1998年开发至今,红寺堡从“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到“平地起高楼,沙漠变绿洲”,从“借书比借钱还难”到农家书屋的全覆盖,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拿我个人来说,初中毕业、农村妇女,就是移民搬迁政策,让我能够重新阅读、写作。” 马慧娟表示,她的故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这样的故事,在许许多多的平凡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正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用自己的双手展现着新的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