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21 年前三季度,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科学统筹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恢复持续增长,累计增速达到了 9.8%。但受多地散发疫情、汛情、能耗“双控”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近期,多地又出现散发疫情,给中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造成一定不确定性。目前,海外疫情仍在持续扩散。展望 2022 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外部不确定性。在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运行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本文结合经济理论和现实经验,研究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趋势,回顾 2021 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初步预测 2022 年中国经济走势,并对当前经济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预测
从中长期角度看,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的提高,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呈波浪形缓慢下降的态势,但经济总量将逐年上升。“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预计 21 世纪 20 年代,中国经济增速将进入“5 时代”——年平均增速为 5.3% 左右;其中,“十四五”期间(2021—2025 年)增速可能达到 5.7%左右,“十五五”期间(2026—2030 年)可能达到 5.1% 左右。预计 21 世纪 30 年代,中国经济增速将进入“4 时代”——平均增速有可能为 4.4% 左右;其中,“十六五”期间(2031—2035 年)可能为 4.6% 左右,2036—2040 年增速预计为 4.2% 左右。根据本研究测算,2021—2035 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有望达到 5.0% 左右;预计和 2020 年比,2035 年中国经济规模有可能翻一番。预计 21 世纪 40 年代,中国经济增速将开始进入“3 时代”,年平均增速有可能为 3.8% 左右,但部分年度增速可能等于或大于 4%。
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简要回顾与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是 2020 年和 2021 年影响世界和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面对严峻形势,中国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2020 年,世界经济比上年平均下降 3.3%,而中国 GDP 比上年增长 2.3%,在全球GDP 1 万亿美元以上的主要经济体中,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
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前高后低。2021 年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速高达 18.3%,这主要是由于 2020 年第一季度疫情经济基数低造成的,本身并不可持续。2021 年第二季度增速回落至 7.9%,上半年 GDP 累计增速为 12.7%,中国经济保持了恢复性发展态势。进入第三季度以后,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第三季度同比增速和两年当季平均增速均为 4.9%。
2021 年第三季度 GDP 增速快速回落的原因有 5 点:①疫情影响。进入第三季度以后,国内疫情呈点状扩散,国外由于新冠病毒发生变异及部分国家抗疫不力等原因,部分国家疫情发生明显反弹。疫情使得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供需缺口扩大,从而促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海运价格快速上涨,使中国按增加值计算的制造业产出增速和出口增加值增速远较总产值增速和出口总值增速为低。疫情也使中国商品和餐饮消费、服务业销售增速下行,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②政策影响。由于 2020 年下半年和 2021 年上半年经济明显复苏、增速很高,以及 2021 年第二、三季度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逐步走向正常化,逐步退出宽松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均转向趋紧,其效应在第三季度明显出现,从而减弱了内需增长,影响了经济增长。③能耗“双控”影响。煤炭紧缺引起电力供应不足,部分地区发布“限电令”影响经济发展。自 2016 年开始,在煤炭去产能政策的推动下,东北三省减退了部分煤矿产能。2016 年黑龙江、辽宁、吉林原煤产量合计为 1.19 亿吨,2020 年产量为 0.97 亿吨,下滑约 18.5%。2020 年全国发电量为 77 791 亿度,较 2016 年增长 26.8%,而同期原煤产量仅增加 14.4%。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要求各地区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能耗“双控”目标,特别是降低能耗强度目标任务。部分省市为了完成能耗下降目标,从上到下层层落实,不断加码,部分地区实行限电停产,使得经济增速下降。④房地产不景气对经济的影响。前一时期有关部门收紧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凸显。此外,由于部分房地产企业违约事件对房价预期的冲击,购房者对房价下跌的预期增强,导致房地产销售也明显放缓,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进一步收紧。⑤汛情的影响。2021 年中国部分省份(如河南等)出现严重汛情,使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本研究认为,2021 年第四季度经济形势将持续第三季度下滑的趋势,但下滑势头将得到遏制。货币政策方面,中央政府将投入更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将加速开工,使得第四季度制造业基建投资有望企稳回升。2021 年 9 月底,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
预计 2021 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较第三季度有小幅下滑,预计当季增速可能为 4.3% 左右,第四季度两年当季平均增速为 5.4%,2021 年全年 GDP 增速为 8.2% 左右。2021 年中国各季度经济走势为前高后低。2020 年和 2021 年的全年经济增速平均值为 5.2%(即为表 1 中 2021 年第四季度“两年累计平均增速”),与本研究中长期预测中“2021—2030 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入‘5 时代’,年平均增速为 5.3% 左右”的判断一致;也就是说,疫情并没有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换挡”——中国经济的韧性十足,增长动能与增长潜力仍得到充分发挥,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任务。
生产法维度下 2021 年度三大产业增加值增速回顾与分析
预计 2021 年中国全年 GDP 年增速为 8.2%。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7.6%,两年平均增速为 5.3%;第二产业增长 8.3%,两年平均增速为 5.4%;第三产业增长率为 8.2%,两年平均增速为 5.1%(表 2)。2021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三大产业持续恢复发展,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有所提升。
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农产品供给充足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粮食总产量 68 285 万吨,比上年增加 1 336 万吨,增长 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 7 年保持在 65 000 万吨以上。其中,夏粮得益于单产和播种面积双提高的影响,产量较去年增长 2.1%;秋粮生产过程中,虽然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受不同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总体上看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秋粮产量 50 888万吨,比上年增加 955 万吨,增长 1.9%;
畜牧业方面,2021 年前三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 6 428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 1 176 万吨,增长 22.4%。生猪产能加快释放,猪肉产量大幅增长,前三季度,猪肉产量 3 917 万吨,同比增长 38.0%,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都较 2020 年同期有大幅增加,生猪、猪肉价格下降明显。同期,牛羊禽肉、牛奶产量增加,禽蛋产量略有减少。整体来看,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农业发展形势较好。
工业生产持续恢复,新动能支撑作用较强
2021 年中国工业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2021 年1—10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0.9%,两年平均增长 6.3%,增速和疫情前发展水平基本持平。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截至 2021 年 9 月份,中国制造业同比增长 12.5%,两年平均增速为 7.0%,是工业恢复生产中的主导力量。同时,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了 77.9%,较 2020 年同期提高 4.4 个百分点,较 2019 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是近年来的较高水平,这说明产能的持续恢复态势良好。
新动能行业在工业恢复性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2021 年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6.2%、20.1%,增速分别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 4.4、8.3 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 44.9%、25.2%。尤其体现在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智能手表等新动能产品上,这类产品的产量同比增速均在 50% 以上;同时,集成电路、微机设备等重要电子产品同比增速也在 30% 以上。
尽管工业经济基本延续了稳定恢复的发展态势,新动能增长动力强劲,但受到主动调控、原材料价格高位上涨、芯片持续短缺及基数较高等因素叠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呈现放缓趋势,工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国内疫情不容松懈,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面临挑战,工业生产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存在不确定性。
1.3 服务业恢复潜力较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服务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2021 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5%,两年平均增速为 4.9%,较疫情前发展水平有所降低。但是服务业占中国 GDP 比重为 5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4.2%,拉动 GDP 增长 5.3 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产业。随着“十一”黄金周、“双 11”和元旦等各类商业促销活动的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增速或将在第四季度有较大提升。
服务业发展中,新动能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1 年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9.3%、4.5%,两年平均分别增长 17.6% 和 5.7%,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2.0 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转型升级明显,受到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的拉动,批发和零售业前三季度累计增速为 13.5%,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15.2%,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13.6%,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提速发展。
总体来看,服务业发展持续看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将呈现恢复性提速发展。2021 年 11 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1.1%,比 10 月下降 0.5 个百分点,服务业总体恢复有所放缓。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 58.2%,仍在较高景气区域,多数企业对服务业发展较为乐观。
支出法维度下 2021 年度三大最终需求增速回顾与分析
2021 年上半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总体好转,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随着一系列扩内需政策的相继推出,国内需求持续向好。2021 年第三季度以来,在疫情、汛情及基数升高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国内需求有所回落。世界各国经济刺激政策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同时主要制造业大国疫情反复对复工复产的冲击造成了国外供需缺口的扩大,中国外需稳定增长。总体看来,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态势不会改变。
2021 年以来,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2021 年 1—10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14.9%,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从增长趋势来看,由于上一年低基数原因,2021 年 3—8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步下降;9 月和 10 月增速有所回升,同比增长分别为 4.4% 和 4.9%,增速分别比 8 月加快 1.9 个百分点和 2.4 个百分点。2021 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 GDP 的贡献率为 64.8%,拉动经济增长 6.4 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当季对 GDP 的贡献率更高达 78.8%,拉动经济增长 3.9 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显著。同时,随着就业优先政策强化,推动就业形势向好,居民收入出现较快增长。2021 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10.4%,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 10.4%,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对消费较快反弹起到了重要支撑。受疫情反复的影响,第四季度消费增长将稳中有降。预计 2021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 13% 左右,最终消费支出对 GDP 的贡献率为 66%,拉动经济增长 5.4 个百分点。
投资需求增长放缓,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降,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在 2020 年同期高基数和房地产金融和土地等调控政策的双重影响下,2021 年 1—10 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路下滑,至 2021 年 10 月累计增速降至 6.1%;在出口快速增长拉动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14.2%,高于全部投资增速 8.1 个百分点;由于 2020 年同期高基数原因,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仅增长 1.5%。2021 年 1—10 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17.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23.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 6.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保持了高速增长,投资结构优化。2021 年下半年以来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发行已经加快,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第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企稳回升。预计 2021 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 6%左右,固定资本形成对 GDP 的贡献率为 14%,拉动经济增长 1.2 个百分点。
随着全球范围内疫情不断反复,除中国以外的各个国家/地区生产均处于受限制状态。各个国家/地区为应对疫情冲击相继出台了经济刺激政策,极大促进了需求,形成较大的供求缺口,这给中国的出口增长提供的契机。基于较好的疫情防控效果和生产稳定性优势,2021 年 1—11 月中国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 22%(以人民币计价);其中,出口增长 21.8%,进口增长 22.2%,贸易顺差为 27 691 亿元。从趋势来看,2021 年 1—11 月份均进出口维持了快速增长态势。短时间内,全球范围的供需关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主要制造业国家的供给能力很难提升,2021 年第四季度进出口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预计 2021 年全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对 GDP 的贡献率为 20%,拉动经济增长 1.6 个百分点。
2022 年中国经济增长初步预测
中国年度 GDP 增长速度预测方法
影响 GDP 预测的很多重大因素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预测 GDP 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较大的难度,部分因素难以量化,难以定量预测,很多因素没有预测数据。基于 Chen 等对粮食产量进行预测的思想,提出了以投入占用产出技术为核心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对 GDP 进行预测。该模型有 3 个关键点:把国民经济看作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具有多层次结构,各个子系统之间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随机性和动态特征。因此,必须综合地考虑国际因素、政治、社会经济技术因子(如政策、金融、科技、人口、价格等)和自然因子等(如灾害、气象等)的作用。抓住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因素。多种定量方法相结合,如投入产出技术、统计方法与计量经济学、情景分析、景气分析法、专家分析法等。
以利用该模型进行中国 2022 年经济预测为例:对 2022 年 GDP 总体增长态势进行分析;对 2022 年 GDP 增长情景与景气进行分析;分别从生产法和支出法角度,对主要行业,对三大需求分别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等,独立对 GDP 增长速度进行分析和预测;基于模型计算结果和专家分析法,对 GDP 增速给出组合预测。
2022 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的前提条件
2022 年中国经济运行、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外需增长都有很大不确定性。本文对中国 2022 年经济增长进行初步的分析和预测基于 3 个基本前提条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政府将继续贯彻“稳中求进”的总方针;2022 年中美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上不发生全面对抗和冲突;2022 年中国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边境地区(如南海区域、台湾海峡等)不发生大规模冲突和局部战争。
2022 年中国 GDP 增速和全年走势分析与预测
2022 年中国 GDP 增速的 3 种情景
鉴于疫情是最近 2 年影响中国和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们分 3 种情景对 2022 年中国经济增长进行预测。
基本情景(预期概率 65%)。中国疫情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基本上回归正常;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疫情形式也有明显好转。在基本情景下,预测 2022 年全年中国经济将基本上恢复正常发展。预计 2022 年中国 GDP 增速将达到 5.5% 左右,全年经济走势将呈现平稳发展,稳中有进、前稍低后略高的态势。2020 年和 2021 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一年中各季度增速相差极大,如 2020 年各季度增速波动由 −6.8% 到 6.5%,2021 年由 4.7% 到 18.3%。我们预计 2022 年由于疫情将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将基本上回归正常。预计 2022 年各季度经济增速的波动将相差很小:第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为 5.2%,第二季度可能为 5.5%,第三季度可能为 5.6%,第四季度可能为 5.7%。2020 年度和 2021 年度各季度经济增速之间的极差分别为 13.3 和 13.6 个百分点;预计 2022 年的极差将缩小为 0.5 个百分点左右。。
悲观情景(预期概率 15%)。中国疫情基本上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部分地区仍继续出现点状扩散,部分地区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仍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在悲观情景下,预测 2022 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 5.2% 左右,全年经济走势仍将呈现平稳发展,稳中有进、前稍低后略高的态势。
乐观情景(预期概率 20%)。出现能够高度有效地克服新冠肺炎的疫苗、特效药等。中国疫情得到完全有效控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回归正常;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疫情形势也有非常明显好转。在乐观情景下,预测 2022 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 5.7% 左右。
基本情景下,2022 年中国 GDP 增速和全年走势的预测和分析
受到 2021 年发展增速基数较高的影响,2022 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增速均有所降低。从三大产业来看,预计 2022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约为 3.1%,比 2021 年降低 4.5 个百分点;预计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 4.5%,较 2021 年降低 3.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 6.5%,比 2021 年降低 1.7 个百分点(表 3)。
从三大需求来看,随着国内疫情进一步好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预期中国消费会持续复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陆续启动、交通水利领域重大工程加速建设、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高技术产业投资将持续增长,基础建设投资企稳回升,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巩固。2021 年疫情持续,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先后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疫情在短时间内很难好转,国外制造业供应能力不会很快恢复,外需形势将进一步改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正向拉动作用将加强。预计 2022 年消费对 GDP 贡献率为 71%,拉动 GDP 增长 3.9 个百分点;投资对 GDP 贡献率为 16%,拉动 GDP 增长 0.9 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 GDP 贡献率为 13%,拉动 GDP 增长 0.7 个百分点(表 4)。
关于2022年经济发展的建议
协调科学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有序防控,但不过度防控;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当前,国内疫情形势呈现整体稳定、多点散发的态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要从“无疫发展”向“疫情常态化”转变。在此背景下,应进一步协调疫情科学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疫情防控措施融入经济发展进程,处理好应急举措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做到有序防控但不过度防控。建议:建立适应行业特点和企业生产特点的防控机制,避免“一刀切”,确保防控标准切实执行,避免出现防疫措施松懈的情况;完善疫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疫情散发情况严格按照预案落实精准管控,在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影响;继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扩大疫苗接种覆盖范围,切实推进重点防护目标人群疫苗接种与加强接种。
加大实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把“稳增长”提到更高的位置;持续加大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力度,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1 年中国经济恢复形势不断稳固,但存在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市场主体仍未恢复的状况,中国需要把“稳增长”提到更高的位置,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建议:货币政策方面,要站在中长期视角上,保证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做好跨周期设计,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为社会融资和货币信贷提供便利;财政政策方面,继续延长减税降费等工具的使用,合理把握财政预算,推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继续打造高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的大环境,持续加大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力度,挖掘其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的关键作用,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继续维持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2021 年中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仍面临较大困难,要统筹宏观政策衔接,从金融支持和财政政策两方面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针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如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的中小企业,建议对其提供针对性帮扶,提供重点资金、专项资金扶持和融资担保等。
建立科学、灵活、可调整的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坚决纠正运动式“减碳”和“一刀切”的限电和限产措施。实现能耗“双控”是“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但解决中国当前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效水平偏低等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中国部分地区在推进“双碳”工作时出现了政策落实偏差。建议:平衡好能耗“双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科学、灵活、可调整的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加强弹性管理。例如,结合各地区现状,国家统筹从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形成具体的路径和措施,形成区域性的“双碳”方案,确保地方的减排积极性,也防止地方层层加码、盲目提目标;同时,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时间区间内调整减排目标,在经济有序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减排。
将进一步提振消费作为 2022 年政策的实施重点,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内需。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消费复苏速度远达不到预期,距疫情前正常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影响消费复苏的因素包括:疫情防控导致聚集性消费大幅度降低,以及部分消费类制造业关键零部件短缺造成部分产品短缺(如汽车行业、电子产品行业等)。2022 年,在保证疫情科学防控前提下,应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促进消费。建议:短期内,可继续以发放优惠券等方式提升人们的消费意愿;提振大宗消费,如新能源汽车消费,通过启动汽车购置税与消费税合并等相关改革,降低汽车购买环节税费成本,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加密充电设施布局等促进新型消费;积极发展线上消费、电商业务等,组织电商企业创新消费形式,强化消费分层,精准定位消费群体。中长期内,应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主要的空间载体,创新文旅消费模式;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就业,减缓人口老龄化给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进程,降低出口企业成本。2021 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运费增加、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导致中国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为中国出口稳定增加了不确定性。建议:创新跨境电商模式,全面打造跨境电商生态圈,通过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结合的方式,拓展市场;组织海关、税务、外汇、银行等多部门,针对外贸企业联合出台适当的减税降费措施和贷款优惠等金融支持措施,减轻其资金周转压力;推动出口转内销,促进企业生产原材料由国内品替代,稳定出口企业的市场压力和成本压力;推动各行业协会深入调研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整合物流运输等多项资源集中解决外贸企业问题;充分发挥中国在 5G 通信、量子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的现有技术优势,与制造业强国建设结合,挖掘信息技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结合点,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降低成本。
(作者:陈锡康,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翠红,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祝坤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王会娟,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李鑫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姜青言,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