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闳议》访谈节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刊》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出品,通过采访两院院士及专家学者,深度探讨迈入“十四五”的中国社会在各领域的发展前路。以客观、精准的解读,科学、前瞻的思考,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发展破题解惑,为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崇论闳议,寻策问道。
去年9月举行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宣布将设立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新助力。中心的战略定位是什么?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通过科技创新支撑SDGs实现,应着力布局哪些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在推动SDGs科技实践与落实中,中国科学院启动的“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承担了怎样的关键角色?中国科学家在利用地球大数据服务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核心实践成果?针对这些问题,《闳议》访谈节目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郭华东。
中国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从提出到现在已有近6年时间,目前,在推进落实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
郭华东: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就是让联合国成员国和利益攸关方行动起来,用可持续的方式生产和消费,目的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让全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过,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数据的挑战,为什么说这一点?因为我们要用15年的时间来监测这些目标,监测依据就是靠数据,用数据来说话。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分为三类:一类是有数据有方法,第二类有方法没数据,第三类没有数据也没有方法。到现在为止,没有数据的目标占了大约50%。有了数据用什么样的模型、什么样的分析手段来做也是一个问题。
今年夏天我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了极端气候带来的变化和灾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13个目标就是气候行动,本身就讲了这件事情。同时,气候异常也带来了其他的损失,比如说农业收成。人类活动带来的自然界变化,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间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挑战。
第三个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终止疫情的蔓延。在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中,第3个目标其实讲到健康问题,当时没有预测到会有新冠肺炎疫情这么大的疫情发生。现在看来,它来了之后影响是全方位的。这个影响到现在人类还不能把握将来带来损失到底有多大。但是,做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应对。所以,无论联合国的技术促进机制还是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都是我们手中最有力的武器,用技术、科学和创新应对挑战,支撑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顺利进行。
中国网:在推动SDGs科技实践与落实中,中国科学院启动的“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承担了怎样的关键角色?
郭华东:刚才我讲到,我们面临一系列挑战中间,其实数据的缺失可以说是最大的挑战。解决数据的获取问题,数据获取之后解决它的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等等,就成了我们能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要素。中国科学院通过对全球进展的一些系统了解基础之上,也是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的重大需求,推出了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
什么是地球大数据?遥感大家都非常了解,全球定位系统大家都非常了解,一个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一个解决在哪儿的问题。人们对地球的了解还很不深入。我们需要多种综合的手段,比如卫星观测是一种手段,比如说地面测量是一种手段,比如说实验室的分析也是一种手段。基于这一点,我们把围绕着研究地球收集的这些数据,基于对立观测理念的基础之上,与地球相关的这些数据的高度集成,我们统称为地球大数据。
2018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启动了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战略先导专项。我们设置了9个项目,41个课题,130多个子课题。每一个立项的子课题都有一定数量的数据积累。从专项整体来讲,我们安排了若干个数据项目,集成已有的数据资源。
地球大数据专项已累积了10PB数据。10PB数据就和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监测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还有一些国际伙伴计划,比如在“一带一路”上非洲、中亚国家也共享这些数据来支撑发展。
总体来讲,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从诞生那天开始,第一它非常重视数据的获取,第二它非常重视数据的处理,第三它非常重视将数据变成知识和决策支持。应该说,这个专项实施了三年多的时间,从现在看起来,不仅实现了当初的一些目标,而且原来没有想到的一些目标我们都实现了。总而言之,专项的设立非常及时,方向非常正确。科学家们正在一起讨论怎么在新的五年计划里面设置二期专项持续地做下去,一直做到2030年。
中国网:目前,我国科学家在利用地球大数据服务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核心实践成果?
郭华东:应该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的科学家利用地球大数据支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了大量工作。这三年来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概括起来有三类:
第一类成果为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从国家的层次上来讲,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可持续发展目标至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实现零增长,我们团队利用地球大数据分析,2018年我国土地恢复面积超过全球恢复面积的18%;再比如湿地的例子,湿地是人类之肺,湿地越多,这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就越理想。做了全球的湿地数据分析,中国的数据分析,分析情况是这几年状况还是向好的。另外,我们国家和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污染状况很严重,做大型的水体监测,这几年看发展趋势也是良好的。
第二类就是为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支持。地球大数据科研专项有一个理念,是一个开放共享的体系,我们把这些数据全部都发布了。我们还准备向联合国赠送一批数据产品。比如全球的土地退化数据产品、全球与气候变化相关、冰川变化数据、土地类型数据等等,这些数据资源非常重要。
第三类就是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方案。这几年来大家基于大数据基础之上,还是非常重视方法论的研究,推出了一系列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建了一些模型,包括一些分析技术,一些综合的手段。这些模型、这些方法能够转移,特别像发展中国家,向他们提供示范非常有用。而且这一点还体现在另外一个理念,将数据的共享、数据的计算、数据的智能服务为一体来使用。
科技创新是能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地球大数据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武器,而且中国不仅在科技界做,而且在体制上、在机制上、在理念上也全方位地支持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中国网:作为全球首个设立的大数据服务SDGs机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的战略定位是什么?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郭华东:这个中心的全称为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它事实上来讲是全球的第一个以大数据为名称,支持联合国发展的国际机构。这样的一个机构,应该说不仅在中国,在全球的科技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未来五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比较清晰,其实就做五件事:
第一个是建设SDG的大数据平台系统。这个平台系统有源源不断的数据提供共享,有源源不断的数据产品供使用,有源源不断的方法模型产出,提供决策支持,支持学科交叉研究等等。
第二个我们要发射可持续发展卫星,并运行可持续发展卫星星座。
第三个任务就是做可持续发展大数据研究,特别是进行技术指标分析,这些指标技术怎么监测,指标与指标之间怎么融合。
第四个就是持续发布研究报告。我们准备从2019—2030年,每年都发布报告。所以,发布报告成为一个名牌产品。
第五件事就是刚才讲的智库和人才培训。
所以,这个中心的理念、定位、方向、内容、未来的目标,现在都做了考虑。当然,这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之下科技界一起来做,国内一起来做、国外一起来做。从目前来看,依托在中国科学院我们有33个所参加的,院外+院内129个单位参加。我们还不满足于此,下一步各个研究所的院外各个部委的机构、高校、国际上的机构都可以不同的形式来进行合作,做大做强。
中国网:在进一步统筹协调全球科技资源,通过科技创新支撑SDGs实现方面,您认为还应着力布局哪些系统性的研究工作?
郭华东:在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路上要一步一步深入、可持续地发展,这是一个坚定的目标。
我们这个中心提出来三个支持方向,一个支持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决策层,第二个支持联合国和成员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个是支持中国政府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做好这点,重大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这个专项最后产生的一个目标就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平台,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做。
总而言之,这个中心是开放的中心,是研究中心,是一个国际中心。它最核心的是如何让科学技术创新支撑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围绕着这个目标的实现,我刚才讲到的一些方法论的角度,从设施的角度,从软科学的角度,甚至将来从机制、体制的角度,从整个全球合作的角度都有一些设想,希望能够一步一步地实现。
(本期策划:杨柳春、王振红;编审:杨柳春、王振红、王虔;编辑:王虔、武一男;摄像/后期:朱法帅。出品:《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制作: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