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夯实美丽中国建设根基

发布时间:2021-03-12 13:25:2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董战峰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生态,保护,系统,修复,治理

作者: 董战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强调:“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山水林田湖草沙是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是社会发展的环境和物质基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就是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意识,系统性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筑牢重要生态屏障,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根基。

生态系统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生态保护修复尚需久久为功

虽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圆满超额完成,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重大挑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生态系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中国人多地少水缺,河流、湖泊、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分布不均,加之历史上的过度开发索取,生态系统总体比较脆弱,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陆地国土空间面积的55%,其中极度脆弱区域占9.7%,重度脆弱区域占19.8%。各生态子系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3.69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不含港澳台)的28.6%;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水质污染等问题仍然存在;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草原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占1/3以上;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一些珍稀特有物种极度濒危。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突出制约,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局部区域生态退化严重。近年全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局部区域生态退化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低;水土流失、沙漠化与石漠化等土地退化面积与程度虽然均在下降,但范围仍然较大;生态系统人工化加剧,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减少;流域生态破坏严重,生态风险较大。例如,青藏高原地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冻土消融、冻土层变薄,加之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灌排不配套,盲目开垦、乱砍滥伐、超载过牧等人为活动影响,致使植被衰退,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东北森林黑土地在生产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下,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导致局部地区沙化加剧,洪涝、干旱、冻害、森林火灾和病虫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功能减弱,有机质由开垦之初的3%-6%,下降到2%-3%,黑土表层平均每年流失0.3-1cm,一部分耕地的黑土层厚度由开垦之初的80-100cm,下降到目前的40-50cm,部分地区甚至下降到20-30cm。

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建设不足。生态保护监管任务繁重,法律法规暂不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监管能力比较薄弱。在法律法规方面,生态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例如,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基本法,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国家重要保护区域缺少顶层法律予以规范,严重影响了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生态监管的效果。在技术标准方面,生态监管工作的监测、评估、监督、执法、考核等相关的政策标准规范仍需健全。在监测评估能力方面,生态修复与保护管理制度长期分散在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等顶层设计不足,整体监测评估等基础制度与能力比较薄弱,统一监督制度安排不足。

加强系统性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系统思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职能进行整合优化,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要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制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聚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陆海统筹,妥善处理保护和发展、整体和重点、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全面提升生态风险应对能力,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配置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拓宽生态保护与修复投融资渠道,创新多元化投入和建管模式,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推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与修复长效机制。

统筹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要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地理要素的关联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系统布局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以及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协同推进重点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协同推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建设自然保护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网络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治山、治水、治沙、护田各自为战和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中条块分割、碎片化等问题,全面提高生态工程的治理效率。

要通过实施系列重大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工程,推进进一步提高林草覆盖面积、湿地保护面积、水土流失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全面改善森林、草原、沙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大幅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要扩大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资金来源,鼓励各地统筹多层级、多领域资金,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重大工程建设和管理,探索重大生态工程市场化建设、运营、管理的有效模式。

强化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建设。要加强生态保护监管的统筹领导,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的部门联动协作,推动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协同增效。

提升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加快构建和完善全国生态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站点资源共享能力,完善生态保护修复评估体系,满足生态保护监管评估工作需要。

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以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为依托,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调查、监测、评估和考核等监管制度,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办法,完善监管指标体系和标准规范;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流程,及时发现生态破坏问题并监督整改落实。

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实行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深入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强化对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和重点区域自然保护地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台账,严格落实整改销号制度。开展常态化监控,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问题。


加快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通过政策改革积极落实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要求,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领域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与体系,丰富治理手段,建立健全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提供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