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农问题专家划重点

发布时间:2021-03-04 10:17: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三农,乡村建设,三农问题,乡村文化,振兴战略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2021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口,为何将乡村振兴提到“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如何做好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本期节目,特别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为您解读。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就乡村振兴有关话题接受中国网专访。

中国网:朱教授,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之后,乡村振兴是历史性重大转折,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十四五”开局,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将乡村振兴提到了“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您认为有何深意?

朱启臻:乡村振兴它的重要意义,中央已经在多次的文件上面强调过。我们要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不可能在一个有发达的城市和落后的乡村的国度里面实现小康社会。所以无论是从公平的角度,还是从我们不忘初心的这个角度,乡村都应该和城市一样的与时俱进,享受我们发展的成果。

一方面,我们从和谐社会构建的这个角度,我们说乡村也必须要来补短板,和城市得到同步的发展。其实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说乡村振兴还有更深远,更重要的或者更深层次的这样的一些含义,比如说我们为了农业的现代化,我们必须有一个非常现代化的乡村。现在我们把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放在一起来提。因为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后劲。最典型的,农村不现代化就留不住年轻人,没有年轻人就没有人从事农业。

所以我们看,乡村的衰败和土地的荒芜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因为乡村没有人了,土地也都荒芜了。对于我们农业的安全,就依赖于我们乡村的振兴。

另外一个方面,乡村还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经常说,乡村是文化的宝库,我们传统文化很多的内容,都在乡村。像农业文化、传统的乡村文化、手工艺文化、民间文学文艺等等都是在乡村这个载体里面保存着。如果我们把乡村破坏了,或者乡村衰败了,我们的文化载体也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我们从公平的角度,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从农业的现代化,还有我们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都必须把乡村建设好。

中国网:我们说到了乡村振兴,其实它包含了五个方面全面的振兴。您认为这五个方面,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朱启臻:总书记提出来要实现“五个振兴”,就有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为了实现十九大提出的总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书记提出来“五大振兴”。其实我们说“五大振兴”也好,“总目标”也好,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分开的,往往都是渗透在一起的。我们同样讲“五大振兴”关系的时候也是这样。比如说产业和人才的关系,没有产业就吸引不了人才,没有人才,产业也发展不起来。谁先谁后,我们都很难把它分开。所以这“五大振兴”里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是融合在一起的。

它们是什么关系?首先是融合的关系,然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这样一个关系。所以我们只有选择了一个好的产业,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来了以后,我们才有可能实现治理、生态的这种建设、文化的振兴等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比如说,我们讲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关系,也是这样。生态也是那样,生态振兴,它跟文化关系也很密切。我们有生态文化,我们的生态信仰,它和产业的振兴也是这样的。很多的生态要素就是产业振兴的要素,总书记讲的“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我们把绿色青山建设好了,我们的经济就带来了更好的发展。

组织振兴,最后讲的这个组织振兴是实现任何一个目标的重要的组织保障。

所以我们说“五大振兴”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也融合在一起,相互的促进和影响。

未来的乡村振兴我们要处理好这“五大振兴”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来切入。如果一定要是先产业兴旺吗?不是。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来切入,但是你不要忘了你这个角度和其它它那四个方面的关系。比如有的地方就发展产业,通过产业的带动,人才有了,生态好了,文化也振兴了,组织建设也搞好了,也可以。有的是从人才(发展),我引进人才,我有了人才我就有了一切。有的从文化入手,比如有的从家风、家训开始,有的从德孝文化开始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促进经济的发展、生态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你可以选择一个切入的点,一个入口,但是你不要忘了,它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并不是讲同时起步走。不是这样。

中国网:反而是您说的因地制宜。

朱启臻:对,一定是根据你当地的情况,其实我们就选择一个入口,把这几个方面同时来推进。

中国网:近些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成果显著。特别是我国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大幅度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您的调研来看,我国的农村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朱启臻:我们讲特点的时候就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经过这些年的建设,我们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比如说村村通工程,我们不仅通了公路,还通了网络、水电。用电没问题了,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你去再偏僻的乡村,你拿手机,网络都非常畅通。这是一个特点。这为我们乡村振兴可以说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

另外一个很积极的方面,我们很多地方找到了老百姓增收的一个途径。我们说产业的那种发展使老百姓增收有了很好的一个保障。

但是也看到另外一个方面的特点,比如说乡村的老龄化问题,有的乡村可能平均农业劳动力的年龄都在50多岁,甚至60岁,老龄化非常严重。这也是我们现在乡村振兴面临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才可以。

另外一个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地区,乡村衰败的这种速度还是在继续的。跟老龄化这个现象相一致,有的地方空壳村出现了,有的房屋没人住了,院子里面长满了草,房倒屋塌。农村人口过疏化的现象也正在出现。

我也看到过很多的这种典型,乡村振兴的这种典型。比如我在浙江就看到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在10年以前还是一个低收入村,人均(年收入)收入只有4000多块钱。现在早就超过4万块钱了。它靠什么呢?它怎么发展起来的?首先它就靠人才,人才的这种带动。一个书记,在外边经商的又有乡土情怀的,愿意为家乡做贡献。回来以后当了村干部,它怎么样吸引人才回来呢?它弘扬乡贤文化。过去我们叫乡村制度,现在叫乡贤。村子里面走出去的人,官员、知识分子、商人、企业家,你现在愿意回来给村子做贡献,我就给你条件。 这些人都是有乡土情怀,希望自己家乡好。结果使一个衰败的乡村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从生产产业到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都好的一个乡村。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就乡村振兴有关话题接受中国网专访。

中国网: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为世界解决贫困问题作出了中国贡献。但是,我们也看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也很艰巨。如何做好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特别是脱贫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

朱启臻:我们国家已经很好地或者胜利地完成了脱贫攻坚这样一个伟大任务,宣布同步进入小康。但是我们说很多的地区或者是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果的巩固还是需要很多艰苦的工作。因为它它面临着很大的一个风险,就是返贫的风险。因为它它很脆弱,产业很脆弱,人才保障、组织保障也都存在着它的脆弱性。

但是我们看到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我们形成了很多的优势,比如说我们形成了产业优势,我们给这个地方找到了一个发展产业的一条路子,或者帮助它它发现了一个产业。过去没有产业,或者产业不行,现在我们在这个特色产业、融合产业等等方面,我们外来的人帮助它它找到了适合这个地方发展的产业。这样依托于这个产业就可以稳定的脱贫。

在人才的这方面,外来的支援,我们对口的支援、帮扶等等也给它它提供了智力的资源。未来它的工作就是怎么样培养本土的人才,这就是乡村振兴以后要做的。

另外一个,我们这次也提出来,要扶上马送你一程。这个针对贫困地区的已经脱贫的这样的一些地区、村庄,我们还继续保持着支持力度的不变,支持政策的不变,要再保持五年。这五年就是一个过渡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已经有了很好的一个基础。这个优势已经形成,我们以后的任务就是怎么样把这些人才优势、资源的优势转变成稳定的推进乡村振兴这样一个工作中来。比如说组织优势、对口支援的这样一些优势。我们继续来保持它,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

中国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乡村建设行动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这样的一个表述?

朱启臻:乡村建设行动可以从广义地理解,也可以从狭义地来理解。广义的理解,乡村振兴所有的方面都属于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比如说产业要兴旺,我们如何发展产业,那是需要行动来促进。比如说乡村文化的这种建设,我们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动员全社会的这种力量来行动,通过这种建设行动来使我们的文化进行复兴。

我们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它重点应该定位在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譬如说水电路的建设、教育、医疗、环境卫生。我们现在讲的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改善乡村环境,我们要通过乡村建设行动来实现。

中央讲到要把乡镇建成乡村服务的区域中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乡村要想实现振兴,不能每个乡村都是小而全的,比如说医疗,我不可能每个乡村去建个医院。但我也不可能都到大城市看病,不方便。你把乡镇建成服务乡村的一个综合的中心,带动我们周边的乡村同步地来进行发展。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内容就很多了,包括生产的服务,包括生活的服务,养老、医疗等等。所以将来从生产、生活、文化方方面面,都把它建齐全了,乡村也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中国网:这个区域的面积有多大呢?

朱启臻:这个就是因地制宜了。我们现在这个乡镇的这种面积,各个地方都不太一样,在山区扶持的面积就比较大。

中国网:比如一个区域能服务几个乡村?

朱启臻:一般在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小的乡镇可能十几个,多的可能有二十几个乡村。根据它的服务能力、地理的环境条件来设置服务中心所服务的范围。

中国网:近看“十四五”时期,远看2035年远景目标,您认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是什么?比如,从哪些重点领域推进,如何推进等。

朱启臻: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我们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需求,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搞“一刀切”,一定是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来因村制宜,因村施策。

就全国总体来讲,我们认为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在两个方面就总体而言还是短板的。第一,是我们产业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说一定要找到一个能让乡村的老百姓稳定增收的这样一个产业的依托,乡村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乡村环境的变化,也是发展不平衡,很多地方,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乡村环境治理好了,就可以吸引人来到乡村。所以我们将来要特别注意的是城市和乡村的这种关系。过去我们叫二元制的结构,老百姓进城是受到严格的限制,今天我们也没有打破这种限制。现在我们鼓励老百姓进城,但同时限制了城市人下乡。我们在大城市周边的乡村为什么还衰败,就是我们限制城市人下乡。

其实乡村有很多的功能。乡村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养老功能。大城市的很多人迫切地希望我到乡村去养老。但是我们现在不允许人员的流动。因为宅基地不能这不能那,还有很多的限制。在未来的这个乡村建设过程当中,应该是城市和乡村要素的这种自由的流动。愿意进城的人,让它变成彻底的、真正的城市市民,不要歧视它在就业、入学、住房,让它变成城市市民。

给乡村就留下了发展的空间,有人愿意到乡村去,我们要鼓励它到乡村去,做一个新型的农民,或者为乡村作出它应有的贡献。这样我们的社会就和谐了,乡村发展就会获得应有的动力。

中国网:下一步在进一步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以及乡村的高质量发展上,您有哪些感受或者建议?

朱启臻:根据目前我们国家努力发展和乡村的这种建设,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我有这样的一个建议,在未来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我们特别要注意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这些年我们很多地方之所以走了弯路,或者是建设的失败,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排斥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所以我们在乡村建设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坚定一个信念,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满足农民的需要,由农民来自己建设自己的家园。

中国网:感谢朱教授做客我们的节目。希望我们的乡村早日实现全面的振兴,也希望我们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朱启臻:说得好。

(本期人员:编导/采访:裴希婷;摄像:刘凯 张文泉;后期:刘凯;摄影:伦晓璇;主编:郑海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