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导向转型新趋势及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4 16:23:2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迟福林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中国,服务,中美,市场,贸易

作者: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重建中美经贸均衡关系,重要前提之一是客观判断双方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未来5-10年,中国消费导向的转型新趋势,将对改善中美经贸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消费市场发展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中国消费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0-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2万亿元增长到40.8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55万亿元。过去几年,中美消费市场的规模差距正在缩小,2017年为3400亿美元,2019年为2700亿美元左右。估计未来几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中国开始进入服务型消费社会。2019年,中国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为45.9%,预计2025年将达到52%左右。未来5-10年,若中国服务型消费占比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到2035年有可能达到60-65%左右。14亿人的服务型消费达到60%以上,这对全球市场是一个重大利好。

中国消费导向转型的新趋势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在服务型消费需求释放的趋势下,预计到2025年,中国服务业占比有望从2020年的54.53%提高到60%左右。未来5年,中国服务进口规模累计有望达到2.5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将超过10%;未来15年,中国进口服务将超过10万亿美元。分享中国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将对改善中美经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委托英国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双方逐步取消加征关税政策并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到2025年,中美贸易将为美国新增14.5万个就业岗位。美国商会日前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美中全面脱钩将给美国带来数千亿美元的巨大损失,航空、半导体、化工、医疗器械等行业将遭受重创。

中国服务业市场发展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进程。中国由制造业为主的开放向服务业为主的开放转变,包括教育、文化、健康、金融等领域的全面开放进程在加快推进。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逐年缩小。中国正加快推进规则、规制、标准等与国际对接,服务业市场开放、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性、基础性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正在深化。

中美对双方服务业市场开放与公平竞争环境都有现实需求。例如,中国企业在美国遭遇到安全审查、技术封锁、政府采购等壁垒,美国企业认为中国在电子支付、影片进口、专业服务等领域存在市场准入壁垒。

中国服务业市场开放蕴含中美经贸合作新机遇。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旅游市场、电影市场、在线教育市场、金融科技市场等,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服务市场、养老服务市场、理财服务市场、艺术品交易市场等。未来5-10年,中美服务业市场逐步由双向互惠开放到对等开放,在共同营造非歧视的公平竞争环境上相向而行,是重建中美经贸关系的战略选择。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

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增大。2019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为7850亿美元。估计到2025年,其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占外贸总额比重由2019年的14.64%提升到20%左右。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的比重由目前的32.4%提升至40%以上;保险、计算机和信息、知识产权等高端生产性服务贸易占比由目前的23.8%提高至30%以上;数字相关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将由2019年的23.5%提升至30%左右。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拓宽了中美经贸合作空间。据中方统计,在中美经贸摩擦前,中美服务贸易额从2006年274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1253亿美元,增长3.6倍。据美方统计,2007-2017年,美国对华服务出口额由131.4亿美元扩大到576.3亿美元,增长3.4倍,超过同期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出口额增长(1.8倍),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年度顺差扩大30倍。总的看,美国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高端,中国产业发展总体仍处于中低端,中美经贸合作的互利共赢空间和潜力巨大。中美更加务实地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经贸合作,促进两国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将推动两国经济增长和经贸均衡。

适时重启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加快形成中美经贸磋商的制度性框架和安排,争取尽快取消互征关税,在多边贸易、多边合作和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上加强沟通和务实合作,逐步恢复双方教育人文交流,营造经贸合作的大气候。这对中美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