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科创成就:基建与尖端科技齐飞

发布时间:2020-10-23 10:05: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盘和林  |  责任编辑:刘梦雅
关键词:科技,创新,期间,国家,建设

盘和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懈奋斗。

从整体数据上来看,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了2.21万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56.3%,研发经费支出总额占GDP比重达到2.23%,已经超过了欧盟的平均水平。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发布的“2020全球创新指数”榜单中从2015年的第十五名提升至第十四名。

“十三五”科技创新能达到今天的成就,与诸多科技企业的努力密不可分。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达到2015年的两倍,为45.1万亿元,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也达到了2015年的2.28倍,为22398亿元。

细看这些举世瞩目的科技创新成就,基础建设和尖端科技并驾齐驱,均有辉煌的建树。

科技基础设施方面,空间环境地基检测网络、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超重力离心模拟实验装置建设稳步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为科技研发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再加上“十三五”期间我们启动了首批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科研机构、高校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储备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各地建成的创新培育基地孵化了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怀柔等地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贡献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同时,全国遍地开花的高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占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以上。

推进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同样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软性“基础设施”。

“十三五”期间,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在全社会形成了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社会价值取向,还有不断完善的科技奖励制度、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以及科研领域联合惩戒机制等等。同时,对于产权制度的充实也对科技创新主体提供了良好的保护,进一步激发了社会的创新热情。

科创板等多元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更是为科技创新保证了“源头活水”。

“十三五”期间,为初创科技企业订制的“科创板”正式上线,匹配相应的各大金融机构的ETF,撬动了大量的市场资金,为科创企业融资开创了良好的渠道,同时,针对各个分割板块的转板事宜“十三五”期间也进行了优化,有机地将各个板块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融资便利服务。

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政策环境,为尖端科技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优渥的条件。

“十三五”期间,大国重器再一次震惊世界。航天方面,2017年至今我国共发射30颗北斗三号卫星和两颗北斗二号卫星,完成全球星座部署,2019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表面等等。中国的航天科技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巨大的腾飞。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国产航母、中国天眼“FAST”落成启用等等,这些领域的创新成就都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科技“硬实力”。

如果说大国重器的科技创新是向世界展现的名片,那么民用高新科技的创新则是为人民幸福谋求的福祉。

“十三五”期间,借助国家新基建战略的东风,5G通讯、大数据平台等民用科技创新进展迅速。尤其在5G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先实现5G商用的国家之一,5G实际网速也居于世界前列。诸多优秀的互联网公司依托科技发展在商业模式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事物不仅重塑了传统产业链,为产业增添新动能还显著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丰富了群众的购物选择。

综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基础设施、制度建设、科技进步、商业创新等领域均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就。科技创新引领了整个社会的良好风气和价值取向。站在“十三五”的成绩之上,展望“十四五”,相信我们会在科技创新方面更进一步,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