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虔)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的多方面挑战,如何以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如何推进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的突破,如何应对挑战并赢得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7月17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举行在线改革形势分析会,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开展讨论交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姜长云在会上表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科学把握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国家战略”。姜长云表示,要从国家战略、全局性任务的高度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如果简单地从乡村作为地域综合体角度来理解乡村振兴,就容易低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会压缩乡村振兴的选择空间,难以体现城乡融合思想,不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譬如,如何让进城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融入城市,这几年的政策很多,也越来越开放,但关键是怎么解决“政策好、落实难”的问题。其中涉及到进城农业转移人口的居住问题、子女入学问题、城乡社保对接和相关权益与老市民一体化的问题,需要实实在在的实施机制。
第二个关键词是“规划引导”。姜长云指出,近年来强调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时,都特别强调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都需要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并在都市圈内做好“中心化提升、网络化发展”的文章。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释放农业农村活力,也要注意以县城、中心镇、特色小镇等为重点,引导其与都市圈核心城市、中小城市有序分工、特色错位发展和网络协同,培育区域城镇体系与广域乡村的融合互补关系。显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及时跟进。比如,怎么通过有效改革,引导城市大企业更好地带动乡村中小微企业发展,培育城乡产业链关联;鼓励城市企业与乡村企业联手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城乡产业融合综合体。鼓励城市服务业引领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通过农村服务业引领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城乡产业融合带动城乡融合新格局。但是,优化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布局,发挥其对推进城乡融合相关改革的引导作用也是重要的。
第三个关键词是“公平竞争”。要按照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求,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解决城乡企业竞争地位不平等、“三农”权利被边缘化的问题。姜长云举例,在许多地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表面上看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但具体实施时,农村企业往往“可望不可即”,很难享受支持政策的阳光雨露。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还要注意破除妨碍城市产业、企业、人才、要素进入农业农村的体制机制障碍。如考虑到农村总体生产生活条件差、公共服务可获性差,对于城市人才下乡可否在现行人才使用制度上适当突破。这也有利于更好地体现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向。
第四个关键词是“突出改革实效”。姜长云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几年提出的改革思路都很好,但关键是要能落地生根。比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但是,怎么样让这些“优先”真正落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考虑到农村交通、信息等条件加大企业经营成本,今后在农村的大企业能否享受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如果可以,将有利于鼓励社会资本在农村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有利于通过支持乡村企业发展带动乡村人气增加,带动城市人才、人口下乡。
第五个关键词是“底线思维”。姜长云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禁止破坏农村资源环境等行为,强化“三农”政策的兜底和“保基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