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0-07-20 16:48:4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虔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国内,循环,国际,重点,产业链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虔)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的多方面挑战,如何以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如何推进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的突破,如何应对挑战并赢得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7月17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举行在线改革形势分析会,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开展讨论交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在会上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善于在全球危局变局中把握利用好新的机遇。

要紧盯国内循环发展的重点,精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内需体系为主体框架的国内循环体系,是坚持以我为主构建双循环的关键。张占斌表示,要夯实国内循环体系的体制基础,深化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重点完善产权和要素市场的法律制度,巩固降低宏观税负的成果,完善保护市场主体的体制机制,稳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建立扶贫脱贫的长效机制,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畅通国内循环体系的基本环节,在生产环节,重点解决国民经济中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占据金融资源过多的问题,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在分配领域,重点提高居民收入增速,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流通领域,重点降低公路运输成本并提高铁路、水路运输比例,打通港口、铁路、公路基础设施连接短板,降低整体物流运输成本;在消费环节,提高国货精品的竞争力吸引境外消费回归,积极发展特色服务型消费。要优化国内循环体系的空间布局。构建完整的全国统一市场,畅通要素在国内各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打通“区块”“省域”和“城乡”等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循环。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内核”的动力引领,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要筑牢国内循环体系的产业根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构建以我国为中心的产业供应链生产组织网络,提高产业配套发展能力。巩固传统产业链优势,提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基建,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重大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平台公司、重大投资项目、若干超级工程,筑牢产业根基。用政府采购等更市场化的措施,引导龙头企业盯紧重要链条和关键环节的研发,向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攀升,提高知识产权掌控度。

提升国际循环的控制力和稳定性,争取区域循环的新突破。张占斌指出,要营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加快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着力降低制度成本,以完善外资负面清单为抓手扩大高水平开放,吸引先进国际资源来华投资发展。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依托制度集成创新,建设高水平的开发区、自贸区、自贸港,形成更多面向“一带一路”和南方国家的国际大循环。同时,注重研判防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要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以抗疫合作为契机,以产业链调整为抓手,加强同东北亚、东南亚的区域合作,推进中日韩经济小循环,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注重两个循环的内在关联和协调。张占斌表示,要强化国内外产业链的关联互动。积极调整国内外产业链布局,以国内产业链为基础,努力向国外中高端产业链延伸,以内为主、内外兼顾。要防止两个循环生态体系的脱钩。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增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粘合度。在当前的复工复产过程中,需注重恢复国际供应链,为外向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引导外向型企业建立基于国内循环的产业链。要推动关键领域的进口替代。发挥制度优势,精准突破“技术孤岛”,逐步实现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进口替代。要打通国内国外循环的痛点和堵点。既畅通人流、物流、要素流,更促进国内国外市场规则和标准的相容。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增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韧性和柔性。强化我国在部分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先发优势,拉动相关产品的输出,实现5G、高铁等相关制造业的国内外循环融合,带动中国投资、中国标准“走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