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扬言削减驻德美军,跨大西洋关系走向何方?

发布时间:2020-07-04 14:06: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胡黉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特朗普,美军,大国博弈,德美关系,德法

胡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7月1日起,德国将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为期半年。在世界格局深刻变化、大国博弈升级的背景下,德国将如何领导欧盟是其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的一大看点。德国政府也已将推动“欧洲承担更大的全球责任”作为议程中的优先事项之一,而其中如何看待德美、欧美关系自然是首要议题。

近来特朗普关于削减驻德美军的决定,默克尔关于“重新评估欧美关系”的表态,都进一步吸引眼球,引来疑问——德美关系是否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相比特朗普上台后对欧美关系一系列“神操作”,其削减驻德美军的决定并未太过突出,也难言打在德国痛点上。

其一,驻德美军并不直接服务于德国,其虽在客观上为跨大西洋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也是服务于美国的全球力量投送。譬如,在斯图加特的美国欧洲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是美军地区枢纽,拉姆施泰因(Ramstein Air Base)空军基地则是美国在中东、北非和南亚军事行动主要后勤基地,兰施图尔地区医疗中心则是美国本土以外的最大军事医疗中心。

其二,德国在欧洲各国相对有利的战略纵深,深入人心的和平主义都使得德国对于常规军力的要求并不突出,对驻德美军的削减并不敏感。2000年驻德美军约为7万人,而到奥巴马政府时,驻德美军已减少到3万1千人。

更为重要的是,特朗普缩减驻德美军的做法并不等同于从欧洲撤军、摧毁跨大西洋安全框架。在上周会见波兰总统杜达时,特朗普就表示将把部分驻德美军转移至波兰。北约在欧洲东部对于俄罗斯的常规威慑也因此得以保留。

但与此同时,特朗普“雷声大雨点小”的撤军讹诈也反映出他对跨大西洋安全框架的轻视,而这也是德国、欧洲所真正担心的。无论是此次单方面、临时削减驻德美军的决定,还是过往在北约峰会上将军费分摊议题凌驾于所有合作议题之上的做法,以及一度不愿明言坚守北约集体防卫条款的姿态,都传递出特朗普不再致力于欧洲防务的信息。

而在欧洲看来,一旦这种信息被潜在的敌人捕捉甚至采信,那无疑将重创欧洲的安全。这也是为什么默克尔表态,如果美国自愿放弃世界大国的角色时,德国、欧洲必须“从根本上思考与美国的关系”。

默克尔此番表态并非一时气话,过去几年里德国、欧洲持续推进“战略自主”便是“重新思考与美国关系后”,主动调整欧美关系的做法。

外交领域上,不顾美国频频退群,欧洲将维护并推进多边主义作为其外交政策首要。德法联合推出“多边主义联盟”,欧盟在伊核、巴黎气候协定等问题上站稳立场。而在大国关系中,欧洲也顶住美国施压,在5G、北溪二号等核心议题上尝试采取更为独立的立场。在安全、防务领域,尽管仍然重视跨大西洋安全框架与北约的重要性,但自2017年中以来,欧盟先后推进欧洲防务基金、年度防务评估机制和永久结构性合作等举措。安全领域成为欧洲“战略自主”的先行者,在某种程度上对冲了特朗普削弱跨大西洋安全框架的负面影响。

但另一方面,德国、欧洲虽在战略上追求“自主”,策略上却并不激进。德国、欧洲依然需要美国。

欧洲东南周边的安全局势持续动荡,欧洲军事力量的“能力赤字”也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填补,以北约为代表的跨大西洋安全框架仍是欧洲安全的坚实支撑。默克尔也依然承认美国是“最重要的伙伴”。虽然特朗普频频放炮,欧美间实质性安全合作仍然稳固。美国对欧洲安全投入有增无减,欧盟与北约间合作亦持续深化。美国国会及军方对于维护跨大西洋安全合作也存有共识。

此外,为了安抚特朗普,德国也在有条件让步并满足特朗普诉求。譬如在去年,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就通过提高其对北约行政预算的开支占比,减少美国的支出,帮助特朗普实现“象征性的胜利”。而疫情期间,德国政府决定采购军机时,除将大单留给欧洲多国合作自产的战机外,也宣布将购买美国波音公司所生产的战斗机。

在上述思考与做法的推动下,未来的跨大西洋关系将缓慢演变,如同德国外长马斯所言,“再也回不到过去”。这种变化,不仅仅因为是美国后撤,更因为欧洲的“战略觉醒”。在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如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所言,欧洲必须成为一个“地缘政治行为体”。欧洲也在逐步发展与这种“野心”相匹配的各方面能力。

与此同时,一个友好而更为平衡的跨大西洋关系也是德国、欧洲“战略自主”的根基所在。德国、欧洲并非追求绝对的自主,一个在欧洲与美国、权利与义务、利益与价值之间相对均衡的坚实的跨大西洋关系才是德国与欧洲希望所在。(责任编辑:高霈宁)(观点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