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来了!你关心的这几个问题有了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05 09:06: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吕依依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海南中部地区,境内关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离岛,环境优化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包括总体要求、制度设计、分步骤分阶段安排和组织实施四大部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13日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方案提出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借鉴国际经验、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海南定位、突出改革创新、坚持底线思维。

方案明确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并从总体要求、制度设计、分步骤分阶段安排、组织实施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根据方案,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以自由、公平、法治、高水平过程监管为特征的贸易投资规则基本构建,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中国下一轮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起点,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等自由贸易措施将在这里逐步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制度。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海南将有何不同?

从2018年自贸区开始建设至今,海南推出了七批共77项制度创新,绝大部分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来做,对于海南省便利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意义很大。

自贸试验区阶段主要是进行制度创新,而在自贸港建设阶段,会推动包括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等在内的自由贸易举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制度。这也是看好海南自贸港未来的根本原因所在。

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存在本质区别。自贸试验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 “外向型经济产业园”,自贸试验区边界只是行政管理上的边界,而非海关监管边界;而自贸港的边界则是关境边界。

因此,海南自贸港将分阶段、分区域逐步探索实行“境内关外”,意味着海南会有一部分区域率先处于海关监管之外(自贸港开放区域会逐步扩大,从一开始特定区域逐步扩大到全岛),可以与全世界开展高度自由的经济活动。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在自由贸易港全方位开放的区域范围内将实现贸易、投资等方面的高度自由。

如何看待海口和三亚在功能上有一定重合?

开放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经济功能重合是不可避免的。如总部经济,海口和三亚都具备了发展总部经济的部分条件,而企业总部的具体位置要由企业和投资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做出判断。海口和三亚都有发展总部经济的不同特征和禀赋优势:海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三亚有天然的热带环境,有吸引欧洲、北美和俄罗斯等地区的自然资源。

产业集聚也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如海口正在建设临空经济区,和航空服务相关的产业和企业就比较适合落地海口;而三亚是国家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从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研发等业务的企业就容易在此集聚。

产业发展方面,哪些转变值得期待?

博鳌医疗先行区。我国医疗器械和药品进口周期较长,包括审批和数年临床检验等。而在博鳌先行区范围内,进口特效药不需要经过国内临床试验过程,所节省时间可达五年至八年。

离岛免税。产品从国外进入海南并销售,享受一定的行邮税减免额度。此前要求年度离岛免税限额不超过3万元,实际该额度不能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此次公布的方案中,离岛免税额度放宽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扩大免税商品种类。

海南中部地区将如何融入自贸港建设中?

在海南发展的总体区域规划中,中部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基本上是作为生态保护区域,不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未来中部地区会有如以旅游、康养等生态友好型的项目,而绝不会把中部大面积的土地变成工业化或者产业化用地。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美好蓝图。许多新举措新制度如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支持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鼓励海南自贸港向全球发债,以及对外国人的多项入境免签政策等,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更将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的新格局,在支持经济全球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重大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