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国经济受到一次性短期冲击 中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发布时间:2020-05-06 15:06:03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闫敏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

作者:闫敏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处长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世界经济形成显著冲击,当前发展的困难挑战明显加大。我国加强疫情防控,推进复工复产,增强逆周期调节,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经过全国上下努力,境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抵抗住疫情冲击,GDP虽然出现负增长,但新动能、数字经济、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尤其3月份以来,整体经济呈现企稳回升势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一次性短期冲击,不影响长期要素供给与潜在增长能力,我国经济中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

当前经济形势:大幅下行为短期现象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短期内我国生产活动停滞、投资项目搁浅、居民消费萎缩、国际合作受限,一季度GDP比上年同期下降6.8%,为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对此,应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危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性灾难与挑战。全球生产与消费活动大面积、大幅度减速。本次经济负增长属于不可抗因素冲击的短期下降。灾害突如其来,严重抑制了年初以来的正常经济活动。一季度经济增速大幅下降并非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恶化,也非我国要素支撑条件呈现转变,而是突发严重卫生安全事件带来的结果。因此,当季经济减速不具有可比性,亦不具有参考性。我国积极防控疫情扩散,迅速果断采取超常规措施,在较短时间内阻断了本土疫情传播,同时为世界疫情控制做出贡献,不仅保持了社会秩序安全稳定,也体现了大国担当与责任。3月份以来,我国大部分经济指标逐步恢复并有所提高,预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将率先走出疫情阴霾。

我国供给与需求逐步改善恢复。生产方面,由于疫情初期实施交通管控、居家隔离、限制跨区域流动等措施,导致原材料、零部件、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受阻,产业链上下游无法正常衔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暂时停止。一季度,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下降2.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8.4%,第三产业增加值下降5.2%。但是种植业增加值增长3.5%,夏粮长势较好,粮食安全具有保障;国家用于卫生防疫、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建设、社会保障和应急管理、援助救助等支出显著增长,相关领域生产提速。进入3月份以来,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重点领域中,货运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增速比2月分别加快9.9和14.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医药、电子、化工、钢铁、机械等工业行业用电量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去年水平;制造业PMI从2月的35.7回升至52.0,非制造业PMI从2月的29.6回升至52.3,经济增长信心逐步向好。

需求方面,重点项目开工、新建延后,投资开工一度面临困难,复工情况有所分化。3月以来,随着各项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大,投资增速降幅已明显收窄,新基建等领域投资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居民消费领域,受疫情影响,生活必需品消费略有下降,服务型消费快速萎缩,餐饮、旅游、电影等“聚集性”消费几近停滞;3月份以来,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居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1-2月收窄4.7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受世界经济停摆、国际范围内实施出入境限制、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中断影响,一季度进出口额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11.4%,进口下降0.7%,整体走势好于此前各方预期。

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如何?

近期举行的部分省市经济形势视频座谈会上指出,目前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严峻,要实事求是、科学研判经济走势,既充分估计困难,直面应对挑战,又要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

逆周期调节缓解短期经济增长压力。为积极有效应对疫情,保持经济平稳有序发展,中央和地方多措并举,降成本、扩需求。中央推出减税降费、减免租金和稳岗补贴等措施,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规模加大,重大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国家出台汽车购置优惠、多地发放消费券、减免景区门票等促消费政策,定向降准、降低超额准备金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政策增加流动性投放……政策实施对当前经济止跌企稳具有重要意义。下一阶段,我国将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对冲疫情影响。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大补短板重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等一系列后续政策将加快制定出台。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有利于增强发展信心、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复工复产、扩大居民消费、保障基本民生,拉动经济尽快走出低谷。

超大规模经济优势奠定长期发展基础。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韧性和潜力,超大规模经济优势能够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冲击。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凸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上下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效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恶化,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经济运行率先企稳;我国具有完备的制造业生产体系,成长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拥有最大规模的信息通信网络,粮食产量连年丰收,抵御风险能力较强;新业态、新动能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与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以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业表现活跃,互联网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网上零售、线上办公、数据中心等逆势成长的新增长点增长极,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14亿人口催生世界最大商品消费市场,高储蓄率支持大容量投资空间,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总体而言,疫情冲击没有伤及我国发展基础,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增长预期大幅下调至-3%的情况下,预测中国增长1.2%,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正增长国家之一。我国经济中长期仍将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