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需求展望

发布时间:2020-04-08 14:32:05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安建 高芯蕊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能源,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消费,增长极限,矿产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人类文明史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历史。目前,人类可以利用的矿产种类中所包含的化学元素已超过 86 种。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为追求美好的幸福生活,人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费着地球上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自1900 年以来,人类已经累计消费了 1 972 亿吨石油、134 万亿立方米天然气、3 793 亿吨煤炭、590 亿吨粗钢、超过 8 亿吨的铜和 14 亿吨的铝。近 70 年来,中国累计消费了 109 亿吨的石油、2.56 万亿立方米天然气、837 亿吨煤炭、139 亿吨粗钢、1.5 亿吨精炼铜和 3.4 亿吨原铝。大量矿产资源的消费正促使国家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未来,中国维持经济发展还需要多少能源和矿产资源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所需能源和矿产资源不会无限增长。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水平持续提升和社会财富快速积累,重要大宗矿产资源及其制品消费将会进入一个相对准饱和的状态:供需关系发生改变、产业结构开始调整,以高能耗、物耗为特征的传统工业将逐渐让位于低能耗、物耗的高端制造业,而后者成为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形态;重要大宗矿产资源消费增速将放缓,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与此同时,伴随着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矿产资源消费的种类会急剧增加,“三稀”(稀有、稀散、稀土)等战略性关键矿产将被广泛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新的巨大需求。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率持续提高、百姓住房持续改善和社会财富快速积累,我国重要大宗矿产资源消费增速已经开始放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战略性关键矿产正在形成巨大需求。 

中国能源与矿产资源消费概况

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

我国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消费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2000 年,称之为解决温饱阶段。该阶段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 500—600 美元增长到 2 500—3 000 美元(购买力平价)。为解决温饱问题,我国 50 多年累计消费煤炭 301 亿吨、石油 36 亿吨、天然气 0.5 万亿立方米、粗钢 23 亿吨、铜 2 093 万吨、原铝 3 270 万吨、铅 963 万吨和锌 1 566 万吨。

第二阶段:大致为 2001—2020 年,称之为建成小康社会阶段。2001—2018 年,不到 20 年的时间,我国累计消费煤炭 541 亿吨、石油 73.6 亿吨、天然气 2.13 万亿立方米、粗钢 116 亿吨、铜 1.28 亿吨、原铝 3.05 亿吨、铅 6 400 万吨和锌 8 150 万吨。建设小康社会 18 年间的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消费是解决温饱问题 51 年间的 2—8 倍!如果统计到 2020 年,数量会更大。我国矿产资源消费正在由全面快速增长向差异性增长转变。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消费在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之后,目前增速已趋于减缓(图 1);然而,许多重要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如在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大型核电站、人工智能及新能源产业等需求量较大的“三稀”矿产消费仍在持续快速增长。大量矿产资源的消费正在使我国面貌日新月异,推动着百姓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2018 年中国仍然是全球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第一消费大国

人均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消费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量在全球占有较大的比例。2018 年,全球统计的 40 种矿产资源中,我国有 30 种矿产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统计表明,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消费量中占全球比例超过 50% 的矿种有 12 种,超过 40% 的有 23 种(图 2)。这些矿产资源中不乏煤炭、水泥灰岩、铁、锰、铜、铝、铅、锌和磷等大宗矿产,战略性关键矿产稀土、钨、锡、锑、锂、钴、锗、镓等也尽在其中。与 21 世纪初比较,我国能源和重要矿资源产量和贸易量大幅提升,重要矿产资源产量超过全球 30% 以上的矿种有 17 种,贸易量超过全球 30% 的矿种有 9 种。中国是世界名副其实的矿产资源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

image.png

        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支撑经济发展原理

人均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均 GDP 遵循“S”形规律。该规律揭示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能源与矿产资源消费的演变趋势,以及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消费与城市化率、基础设施完备程度、社会财富积累水平和经济结构变迁的内在联系(图 3),其变化趋势如下:

 

农业社会(人均 GDP 低于 2 500—3 000 美元)。经济发展依赖刀耕火种,人们随着农作物耕种的地域集中居住,创造的 GDP 很少。由于缺少基本的基础设施,社会财富积累有限,经济发展缓慢,能源消费主要用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少量矿产资源用于制造简单的劳动工具。因此,农业社会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处于低水平,并呈低缓的增长趋势。

工业化社会(人均 GDP3 000—20 000美元)。经济增长由农业转向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伴随着人均GDP 的快速增长,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整体呈增长趋势。这一时期又分为 2 个阶段。 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快速增长阶段(人均 GDP 3 000—12 000 美元)。这一时期,经济增长方式和重点由农业转向工业。创造单位 GDP 的能耗持续增加,钢铁、水泥消费快速增长,第二产业比例持续增大;城市化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财富积累水平持续快速提升。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减速增长阶段(人均GDP 12 000—20 000 美元)。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社会财富积累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以高新技术为特点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创造单位 GDP 的能耗开始下降,粗钢和水泥消费进入零增长,人均铜、铅和锌等大宗矿产资源消费增速放缓并陆续开始进入零增长或负增长;第二产业比例越过顶点,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与此同时,城市化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财富积累水平增速放缓,社会发展开始向后工业化转变。

后工业化社会(人均 GDP 超过 20 000—22 000 美元)。伴随着社会财富巨量积累和人民生活水准达到较高水平,以高新技术为特色的低能耗第三产业替代高能耗的工业成为 GDP 的主要贡献者。一次能源消费和交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到达零增长点,之后呈缓慢下降态势,电力消费增速放缓,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城市化率和社会财富积累步入较高水平,大宗矿产资源消费均处于零增长或负增长阶段。

1  2  3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