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定点扶贫贵州六枝特区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4-08 09:20:3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何昊华 林高华 陈超 杨志伟 徐晶芝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高校,定点扶贫,党建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地处贵州省西部,是目前全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县级行政区。六枝特区于 1994 年被列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县,2012 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重点县。2014 年初,全区尚有贫困乡镇 7 个、贫困村 130 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39 813 户 119 600 人,贫困发生率达 19.98%。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自 2015 年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正式承担帮扶六枝特区的定点扶贫任务。

5 年来,中国科大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主动对接区域发展实际需求,配合《六枝特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2—2020 年》的总体部署,积极参与六枝特区各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推进定点扶贫工作。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六枝特区的贫困发生率从 2014 年初的 19.98% 降至 2018 年底的 1.84%;2019 年 4 月 24 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六枝特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参与定点扶贫是中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全社会扶贫大格局中,高校的优势在于能为帮扶地区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为此,中国科大不断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切实履行好定点扶贫的职责,用实际行动帮助贫困地区激发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校扶贫工作“一盘棋”

中国科大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将其作为学校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广大师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的重要阵地,积极发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扶贫,形成了全校“一盘棋”的扶贫工作格局。中国科大专门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校党委书记任组长,两位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学院主要负责人为主要成员,下设办公室,先后派出 3 批 5 人次扶贫干部赴六枝特区开展扶贫。每年制定详细的扶贫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扶贫项目,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中国科大各机关部门、院系全力配合定点扶贫工作。党政办公室选派得力干部充实到扶贫办公室,党委组织部拨付结余党费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建,学工部(处)、图书馆积极推荐优秀干部去一线挂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科研部、校团委每年邀请六枝特区中、小学生来中国科大参加“科技活动周”,校团委多次组织学生到六枝特区开展扶贫调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校工会倡议各分工会优先采购扶贫地区农副产品,校图书馆每年为六枝特区中小学捐赠图书资料,校饮食服务集团面向贫困地区采购农副产品,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通过新技术帮助解决六枝特区月亮河乡 3 个村 4 700 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管理学院组织教授团队为六枝特区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公共事务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先进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大量的教育培训工作,多个学院安排优秀教师赴六枝特区为中学生作科普讲座,广大师生踊跃购买六枝特区的农副产品……在频繁的交流过程中,中国科大与六枝特区结下了深厚情谊,成了常来常往的“亲戚”。广大师生也在参与扶贫的过程中深受教育,对党的扶贫政策和新农村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参与扶贫调研、社会实践的青年学生们,更是在扶贫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进一步增强了科教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形成以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为代表的综合帮扶模式

在具体帮扶工作中,中国科大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将自身特色优势与六枝特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努力帮助六枝特区形成长效脱贫机制。为了解六枝特区的生态资源情况,中国科大于 2017 年 4—5 月,先后组织 5 组 52 人次师生分赴六枝特区 115 个贫困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形成了《六枝特区扶贫调研报告及各乡镇产业发展建议》。2018 年,根据六枝特区党委、政府的需求,组织管理学院专家团队赴六枝特区调研,帮助六枝特区制定了详细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中国科大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扶贫工作重点,逐步形成了以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为载体,党建引领、志智双扶、产业示范、帮销促产相结合的综合帮扶工作模式。

夯实基层党建,强化政治引领

基层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肩负着更多的责任与担当,是具体扶贫工作的牵头人和引路人,基层党建工作正是落实基层扶贫、扶智的重要抓手。中国科大将定点扶贫与基层党建有机结合——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要求挂职干部积极履职尽责,做好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

中国科大支持驻村第一书记所在的六枝特区新窑镇联合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拨付第一书记工作经费和结余党费,帮助联合村建成党群活动室、党建宣传墙,为联合村开展党建活动提供了条件。促成联合村党支部与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办党支部结对共建,组织联合村党员干部到校参加基层党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学习培训班,对其开展党务知识、党建工作方法培训和扶贫政策、乡村振兴案例教学。在中国科大的大力支持下,联合村的基层党建有了非常大的起色,党建工作不断规范化、标准化,并通过了六枝特区农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验收。村支部也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能力和信心。

在支持联合村加强基层党建的同时,面向六枝特区开展基层党建培训,提升了一大批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与工作能力。2017 年,举办六枝特区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和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2018 年,与六枝特区党校联合举办六枝特区中青年干部联合培训班;2019 年,举办六枝特区青年干部培训班,同时邀请安徽省委党校教授“送学上门”,为六枝特区近 800 名基层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讲座。

开展教育培训,实现志智双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干部队伍的转变对于地区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科大在刚接到扶贫任务时就充分认识到,培养一支敢于担当、眼界开阔、专业能力和创新服务意识强的干部和人才队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从 2016 年开始,学校根据六枝特区的需求,帮助实施“人才培训+干部培养”的队伍建设双轨机制,通过公共事务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及邀请安徽省委党校、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教授,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各类培训 39 次,共培训党员干部、中小学教师、医护人员、产业带头人和各类技术人员 6 368 人次。目前,教育培训已成为中国科大定点扶贫的品牌项目,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中国科大特别注重对六枝特区下一代的教育帮扶,将提升教育水平作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进入 21 世纪以来,六枝特区在义务教育上的投入力度很大,各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师资队伍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其教育发展仍相对滞后。尤其是劳务输出造成的家庭教育缺失、农村师资力量匮乏及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导致当前的教育水平难以满足当地家长和学生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为六枝特区开展师资培训,共培训中、小学教师 3 820 人次;每年邀请中、小学生来校参加“科技活动周”。2019 年 4 月开始,中国科大在六枝特区定期开展“崇尚科学 · 感受科技魅力”系列科普讲座活动,邀请校内教授赴六枝特区作科普讲座,让中、小学生在科学家的引导下深刻感受科学的魅力,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努力学习,科教报国”的种子。截至目前,该系列讲座已举办 9 期 16 场,受众师生 7 192 人次。

中国科大积极联系动员校内外资源,帮助改善六枝特区教育环境。组织发起“春蕾计划”,3 年来共捐助联合村百余名贫困女童读书学习;连续多年向新窑镇联合村四角田小学、龙河镇中学、新场乡中学等中、小学捐赠价值超过 25 万元的图书资料;2019 年,引进科大讯飞公司部署了智慧教育示范点,为西南山区的孩子带来最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和信息化教育方式。

在中国科大的持续帮扶下,六枝特区在中、小学科技创新赛事中进步显著。2018 年,六枝特区组织师生参加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4 件作品选送参加终评竞赛,其中 1 件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实现了六枝特区在此项赛事上“零的突破”,这也是贵州省 2012 年以来在该赛事中获得的首例全国一等奖。在 2019 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六枝特区均斩获佳绩。2020 年,中国科大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帮扶投入,出资援建六枝特区“少年硅谷”创客中心,协助六枝特区承办第 35 届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推进六枝特区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建设示范基地,推进产业帮扶

扶贫要从“输血”转向“造血”,产业扶贫是关键。通过产业扶贫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当前脱贫攻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大在中国科学院的指导与支持下,积极寻求与相关研究院所的合作,通过建设猕猴桃、食用菌、绿色丰产新技术推广等 3 个示范基地,带动六枝特区农业发展升级。

建设低中高海拔猕猴桃示范基地

六盘水市地处乌蒙山脉南端、云贵高原中部的斜坡上,海拔落差大,是典型的低维度、高海拔山区,也是猕猴桃生长适宜区,其境内野生猕猴桃分布广、数量多、种类丰富,有“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之誉 。

由于猕猴桃种植技术含量高、前期投入较大,普通农户对种植猕猴桃积极性不高。为帮扶六枝特区发展猕猴桃产业,中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开展合作,帮助制定六枝特区猕猴桃产业“十三五”规划;同时,引进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猕猴桃品种,分别在海拔 700 米左右的中寨乡平基村、海拔 1 300 米左右的新窑镇联合村、海拔 1 700 米左右的牛场乡平寨村建立了 63 亩低、中、高海拔优良品种示范基地。结合示范基地建设,邀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专家团队开展了猕猴桃全产业链上的技术培训,包括猕猴桃基础知识、园地选择、建园标准、架式选择、树形培养、田间管理等,从理论到实践,提高了全区整体种植技术水平,为当地培养了一支稳定的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为进一步贯彻科技扶贫理念,示范基地同时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土壤改良施肥、机械化操作方面的攻关研究,使基地变成猕猴桃产业的技术培训中心和成果输出中心。为支持猕猴桃采摘后分选包装、贮存保鲜、冷链物流技术研究,2019 年中国科大扶贫团队还帮助六枝特区农业农村局、电商仓储中心建设了猕猴桃检测实验室和猕猴桃冷库。

建设云茸种植示范基地

六枝特区冬暖夏凉、空气湿润、光照适宜、森林覆盖率高,极其适宜优质食用菌生长,而且可利用立体气候明显、夏季低温的优势,打好季节差,有效解决销路问题。六枝特区也将食用菌产业列为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十大农业产业之一。

为了助推该产业的发展,中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引入云茸、黑皮鸡枞等品种,在六枝特区新窑镇联合村、木岗镇斗篷村、梭戛乡乐群村建立云茸种植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引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培育的菌类新品种。新品种口感鲜美,适合在山地和林下种植,具有产量高、栽培简易、市场价格好等优点,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在建设示范基地的过程中,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等方式,有效地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目前,云茸种植已实施两季,出菇旺盛,达到预期示范效果,有效带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建设绿色丰产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

马铃薯可以利用冬闲田土进行种植,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六枝特区将冬季马铃薯种植纳入了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中。但由于品种单一、种植技术落后、管理粗放,马铃薯平均单产低(900—1 000 千克/亩),商品率较低,亩产值在 1 800 元左右。

中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在六枝特区实施马铃薯绿色丰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该技术通过增强农药在植物叶面上的附着力,减少农药流失,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同时,将肥料固定在作物根部,使肥料缓慢释放,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减少肥料用量,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初期,在六枝特区九龙街道五龙村、关寨镇西克村、牛场乡云盘村等地设立马铃薯种植实验点。从试验对比情况来看,运用该项技术后亩产提升 35% 以上,实验效果较好。当前,六枝特区农业农村局正牵头指导建立更多实验点,已在梭戛乡沙子村、关寨镇西克村、新场乡沙地村、牛场乡尖岩村、木岗镇木岗冲村的冬季马铃薯种植中广泛推广。

开展消费扶贫,促进稳定增收

“种出来”,还要“卖得掉”“卖得好”“卖得久”。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了好价钱,农户就赚不到钱甚至亏本,企业和合作社也无法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扶贫成效就要大打折扣。由于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六枝特区一些地区在农产品种植方面缺少明确的顶层设计和有效组织,造成“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样样都有一些,样样不成气候”的问题。

中国科大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以销促产,鼓励六枝特区发展特色种植,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校工会倡议各分工会优先从六枝特区购买岩脚面、苦荞沙琪玛、红米等农副产品作为教职工集体福利发放,校扶贫办还组织六枝特区相关农企到学校举办农产品展销会;2017 年以来中国科大共购买六枝特区农副产品 168 万元。与此同时,中国科大帮助六枝特区相关农企在中国银行“公益中国”平台上开设电商店铺,并推动中国科学院系统、中国银行等单位采购六枝特区农副产品 30 多万元。

在开展消费扶贫的基础上,中国科大积极推动六枝特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援建仓储中心,拓展销售渠道,推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链条,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力。中国科大扶贫干部在六枝特区负责推动电商工作,2018 年帮助六枝特区争取到国家级电商示范县称号,获得 1 500 万元专项经费。当前,六枝特区通过“电商+实体+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实体,有效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2018 年 12 月,木岗镇大量种植小黄姜的农户苦于找不到销路,中国科大扶贫干部引进的电商企业积极对接,促成六枝特区特色小黄姜上线电商贝店的“一县一品,加贝助农”活动,5 小时便售出 19.8 万斤。该活动共销售小黄姜 41 万斤,销售收入 81.67 万元,惠及木岗镇把仕、抵簸等 10 个村 292 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94 户 375 人。

自 2018 年以来,中国科大积极帮助六枝特区对接京东、淘宝和中国银行的电商平台,支持六枝特区优质产品走出贵州、进入全国市场,共帮助销售六枝特区农副产品 5 070.66 万元。2019 年 10 月,中国科大与六枝特区签署了关于支持六枝特区电子商务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援建保鲜冷库、支持网货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进一步加快推进六枝特区电商事业发展。 

中国科大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以基础研究见长,与其他参与定点扶贫的部委、央企等中央单位及其他有行业背景的高校相比,能够直接投入和动员的资源相对有限,在产业扶贫方面也没有明显优势。中国科大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将定点扶贫与学校基层党建、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推进定点扶贫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关注与支持的一件大事;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和教育帮扶,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提升了当地的中、小学教育水平,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紧紧依靠中国科学院,实施科技扶贫,在当地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全力帮助拓展销售渠道,助力产业发展升级。5 年来,中国科大的扶贫实践凸显了教育、科技特色,尤其在教育培训方面成效明显,对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0 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国科大将坚决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人员、资金、政策、项目全部落实到位,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履职尽责、主动作为,重点做好以下 4 个方面的工作。

切实做好教育培训,打造中国科大扶贫品牌。做好培训计划和课程设计,在完成六枝特区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承接中国科学院定点扶贫地区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贫困地区广大党员干部的认知水平和工作能力,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和专业的技术骨干,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与思想支持。

进一步加强教育帮扶,提升六枝特区中小学教育水平。在帮助六枝特区保障义务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六枝特区高中教育发展,比照经济发达地区高中,提升六枝特区高中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帮助培养一批成绩优异的高中学子。

进一步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助力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及销售。在工业技术创新、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联系专家团队给予六枝特区指导,充分发挥电商资源优势,帮助在农特产品销售上扩大渠道。

进一步加强健康扶贫工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疗资源,强化帮扶联系,促进人才交流培养,提升六枝特区智慧医疗水平;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作者:何昊华 林高华 陈超 杨志伟 徐晶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