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否会通过空气传播?世卫组织是否基于近日有关气溶胶传播的学术研究,修改相关防护指南?
答案是否定的。
根据目前的证据,2019冠状病毒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当一个人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例如咳嗽或打喷嚏)的人有近距离接触(在1米以内),并因此有机会接触到可能具传染性的飞沫,便会出现飞沫传播(飞沫的直径一般为5 - 10微米)。飞沫传播也可能会通过接触被感染者周围环境中的物体表面发生。
因此,如果你在距离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1米以内的地方吸入病毒,或者在洗手之前先接触受污染的表面,然后再碰触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都可能被感染。
而空气传播不同于飞沫传播(空气传播通常是通过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传播)。这些颗粒来自于较大的飞沫蒸发或者存在在尘埃粒子上。它们可能在空中停留较长的一段时间,并可以在超过1米以上的距离范围传播。
针对2019冠状病毒病而言,在特定环境下和可以产生气溶胶的医疗操作过程中,病毒可能会通过空气传播(例如: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开放式吸痰、喷雾治疗、插管前手控通气、病人俯卧位、呼吸机脱机、非侵入式正压通气、气管造口术和心肺复苏)。在对中国75465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的分析中,并未报告通过空气传播的案例。
迄今,有几篇学术论文探讨了空气中能否检出新型冠状病毒的问题,旨在提出病毒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的初步证据。解读这些初步研究结果时需要谨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日刊登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在环境中能存在多长时间的文章[1]。研究团队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三喷射Collison雾化器和Goldberg鼓人工产生病毒气溶胶,并观察到气溶胶能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约3小时。需注意,Goldberg鼓是一种高能量设备,并不符合人类咳嗽时的一般情况。而且,即便这种条件下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能以气溶胶颗粒的形式持续存在3小时,其条件与产生气溶胶的临床操作环境并不相符,换言之,研究中的气溶胶是由实验室操作产生的。
基于目前证据,世卫组织保留原有建议,即对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的医疗照护人员建议采用防飞沫与接触隔离措施,而在进行产生气溶胶的诊疗操作时则建议采取防接触与空气传播隔离措施。
世卫组织对公众的建议也维持不变,即:
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距离
对经常接触的表面进行消毒
经常并彻底清洗双手
避免用手触碰眼睛和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