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浩俊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于当地时间22日,在利雅得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发表声明时表示,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危机管理措施、流动性供应、财政措施和资金支持等手段,努力缓解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向中方表达了对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支持。声明表示,中国经济将在二季度恢复正常,未来全球经济受影响的程度可能较小,持续时间可能较短。
格奥尔基耶娃总裁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其他人士,已经多次表达了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法的肯定和鼓励,尤其对中国经济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韧性予以了充分认可。事实上,一些国家政府、政党的领导人更是公开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调动如此大的人力和医疗资源。这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也就是说,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做法,已经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认可。
相比于格奥尔基耶娃和其他国际友人的分析和判断,国内极个别经济学者和专家,却在疫情刚刚发生后,就为了“出风头”,发表了所谓疫情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很大影响、提出了所谓下调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建议。要知道,在疫情刚刚开始时,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蔓延和扩散的程度有多大,防控的效果如何,疫情会延续多长时间,在多大范围内产生影响等等,都没有确定。在此时就得出对经济会产生很大影响的结论,显然是盲目的和草率的。
我们并不否认,疫情会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影响只是暂时的、短暂的,具有很强韧性的中国经济,不会因为疫情就改变长期趋势向好的格局,也不会因为疫情就改变经济增长势头。实践也证明,尽管疫情防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武汉等地的疫情并没有得到全面控制。但是复工复产、稳定增长的工作也在有序进行,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规模以上企业大多数复工复产到位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奉劝国内的某些经济学者,一定要多学学格奥尔基耶娃总裁的思维,不要夸大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以肯定,在经受住了疫情考验之后,中国经济一定会发展得更好。202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且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化、供应更高效、需求更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