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拿中国媒体“开刀”是其霸权主义的实证

发布时间:2020-02-24 09:32: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赵瑞琦  |  责任编辑:刘梦雅
关键词:全球,抗疫,美国,中国媒体

赵瑞琦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在全球通力抗疫的情况下,美国再次大幅扩展了对中国在美新闻员工的限制,干扰正常的采访工作。在2月18日这一天,美国根据本国的《外国使团法》,将中国五家顶级媒体指认为“外国使团”。该法于1982年颁布,所涉事务包括提供签证、获取财产及外国政府机构在美运作方式等。

据此,这五家新闻机构今后要像外国外交机构那样,向美国国务院提交员工个人信息及在美工作人员的流动情况,包括新聘或离职情况,报告是否在美拥有或租赁资产,并在今后购买或租赁办公空间时须获得美国政府批准。籍此搜集到的信息将与包括美国情报部门在内的其他政府机构共享,至于具体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新规定如何实施将在近期发布。此前,越南通讯社及冷战时期的苏联塔斯社和《真理报》等新闻机构也曾被美方指认为“外国使团”。

从正当性来看,美国这种作法,无论在其国内还是国际实践中,都没有情与理的依据。媒体与政府的关系,是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就其国内层面而言,在某些西方教科书中,媒体无疑应该为社会服务,做不偏不倚的公器,以第四权力来制衡政府。但在现实中,自诩独立的西方媒体不仅注意维护资本的利益,而且时刻注意“团结在国旗下”,为主流政治派别的利益服务。同时,在美国白宫和政府各部门内部都有专门对付媒体的机构和人员,一些问题被媒体曝光只不过是危机管理的失败,而更大量没有被揭露的黑幕则在“媒体公关”的名义下继续“黑而无色”。就国际层面而言,美国国务院实际上在操纵着一个“全球媒体帝国”以形成制信息权:凭借其掌握的面向全球新闻网络的超强竞争力、扩张力和渗透力,它关心自己的国内主张超过关心世界的呼声,常用自己的尺度去恣意裁剪别国的模样、设置国际媒体的报道议程。这种媒介帝国主义式的信息不平衡流动对发展中国家有重要影响:其一是美国文化对民族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造成威胁;其二是消费文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对传统社会形成冲击;其三是现代化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化构成挑战。

尽管实情如此不堪,美国的理由却是冠冕堂皇,动作更是接二连三。此前,作为对所谓俄罗斯涉嫌干预美国2016年大选的回应,美国政府依照《外国代理人注册法案》,要求中国、俄罗斯在美媒体机构以“外国代理人”名义进行登记。根据此法,它们必须定期向美国司法部报告活动。之后,“今日俄罗斯”和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等国外媒体被迫登记。在CGTN于2019年2月进行登记后,该台申请更新美国国会记者资格的申请遭到拒绝。美国广播和电视记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声称,按照规定,“外国代理人”机构不得持有国会记者证。本次所圈定的这五家中国新闻机构,在部分美国人眼中,是中国政府的外交前哨和影响力延伸。祭出《外国使团法》,华盛顿认为可以应对中国在美影响力和所谓中国“情报活动”。实际上,这是特朗普政府“大国对抗”战略的一部分,是其在多条战线对华发动攻击的新动向。

此前,因为《华尔街日报》上月发表一篇标题带有种族歧视色彩并诋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努力的评论文章,中国吊销了美国《华尔街日报》三名驻京记者记者证。美国宣布将五家中国媒体列为“外国使团”的决定与此的时间点十分接近。可以看出,这是美国政府拿中国媒体“开刀”来进行报复——这是美国政府在背后支持美国媒体肆意抹黑中国的实证。只许州官满山放火,不许百姓家里点灯,美国这种在标榜新闻自由的同时,对中国媒体在美机构正常运作横加阻挠的霸权欺凌作法,只会扰乱当前的国际秩序,使中美之间的互信与合作遭到进一步的损害。

当然,美国“严格监督”中国媒体的新做法也遭到一些美国有识之士的反对。他们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媒体正在做任何邪恶的事情;而且,中国也不会通过打击美国记者在中国的报道工作作为反击手段。的确,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方将继续按照国际惯例,依法为各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支持及便利。

美国在全球拥有在议程设置、内容控制、事件解释等层面“一超独霸”的话语主导权与规则制定权。其以“享受准确的信息和言论自由”的名义打压中国媒体,是企图使这种不正常的局面永久化。同时,一段时期以来,美国政府不断通过挑起贸易争端、对华为进行指控、对中国内政无端批评等一系列行为来干扰中国发展,为世界注入不稳定因素。公道自在人心,谁是秩序挑战者,谁又是秩序维护者,其实一目了然。(观点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