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人才是关键要素,要从学术评价转向市场评价
物理所之所以能在这一轮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中抓住机遇,最重要的原因是起步早、积累扎实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锂离子电池人才。在陈立泉、黄学杰、李泓、胡勇胜几代研究人员先后努力下,物理所建立了一个聚焦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的小复合学科群,包括凝聚态物理、电化学、理论物理、材料科学等。此外,随着硅负极材料、固态电池、电池诊断测试平台等初创企业的建立,逐步形成了一个学术界与产业界互动的良好生态。
1989—2019 年,物理所锂离子电池团队先后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含联合培养)143 名,平均每年毕业学生约 5 人,其中最多的一年培养学生 17 人;其中,60 余名毕业生留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70 余名毕业生直接加入到企业,包括目前世界动力电池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企业——宁德时代;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大部分都从事与锂离子电池科研或产业有关的工作。
物理所在该领域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职业选择的契合度非常高。从研究生培养的布局上来讲,锂离子电池团队的几位博士生导师,各自都有明显的侧重,分别包括锂离子电池、下一代金属锂电池、新型储能电池、失效机理研究等方向,并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持续培养学生。这些领域涵盖了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几条技术路线的方向,并得到不断完善。因此,在产业的方向发生调整的时候,总是能够有相关的人才补充,实现接力跑。
随着国家关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配套激励政策的落地,广大科研人员职务发明创造转化为生产力的贡献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因此科研人员参与产业化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但是单凭热情还不够,还需要充分地向市场学习,尊重市场评价,与企业家做好分工配合,真正将科学家的才能与企业家的才能结合起来,形成合力,获得市场的认可。物理所锂离子电池团队从 1997 年开始产业化,对于市场评价机制有了充分的了解;在物理所 5—6 年学习期间的熏陶,也为希望参与产业技术发展的学生提供了适宜的氛围和条件。2015 年,物理所与宁德时代签订协议,共建北方联合实验室。在这个合作过程中不仅仅开展了技术的研发与交流合作,而且也向行业标杆企业学习到了市场经营的一些规则。
产品所需要的创新技术的迭代更新不能仅仅源自实验室或科学研究的视角,还要从市场中去寻找。重视创新、善抓机遇、敏锐的洞察力,是产业化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要实现“以人才为本的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和“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的基础研究”的融合与接力。在研究机构内部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时候,评价的标准主要还是侧重于学术评价;而一旦开始公司化运行推进产业化,评价的标准就要及时地转换为市场评价。从学术评价转向市场评价,意味着研究工作将会经历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开发、产品研发等全链条和长周期,这需要一代一代人接力,需要不断培养人才。只有不断地培养优秀人才,才能实现全产业链的穿越,否则很可能在产业发展窗口期到来之前就终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