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生物资源是指生长在自然界中能够直接或间接被人类利用的、对人类具有现实和潜在价值的基因和物种的总和,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遗传资源等。生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等的重要战略资源。对生物资源的收集、保藏、保护、开发与利用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物资源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石
生物资源既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医学、生物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模式生物的研究以及对实验动物的使用。模式生物给予了人类揭示生命本质的启示和手段,对线虫、果蝇、小鼠、拟南芥、大肠杆菌等模式生物的研究正在揭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重要基因功能和系统代谢网络体系。
生物资源为支撑和保障农业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本底资源保障,有力支撑农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抗孢囊线虫病的北京小黑豆资源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多个抗线虫大豆基因都来自北京小黑豆。小麦、水稻资源中半矮秆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引发了全球粮食生产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我国科学家利用水稻野败型细胞不育基因资源创制的“三系”杂交水稻,引发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并使我国的水稻育种与生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生物资源为重大新药创制提供物质源头,为国民健康提供保障。制药业中基于生物资源开发的天然药物约占 30%。例如:全球最畅销的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立普妥)的先导化合物来自天然真菌红曲(Monascus sp.);红豆杉中的紫杉醇被生产为抗癌药物广泛用于癌症的治疗;来自海洋生物的镇痛药“齐考诺肽”止痛效果是吗啡的 1 万倍。
战略生物资源是国际布局与竞争热点
发达国家长期重视对战略生物资源的收集和保存。英、美等国对生物资源的收集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生物资源保藏体系,保存覆盖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遗传资源等各类生物资源。早在 1946 年,美国就建立了国家植物种质系统(National Plant Germplasm System,NPGS),重点收集粮食作物及其他农作物的种质资源,其中 60% 来自国外。英国早在 1759 年就开始筹建其皇家植物园——邱园。目前,邱园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物园,收集植物超过 5 万种,并建设了全球最大的野生植物种子库——“千年种子库”(Millennium Seed Bank Project),储存了全球约 10% 的野生植物种子。日本、韩国也建设了覆盖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和非生物材料的国家资源中心。
发达国家规划部署了多项计划以保障对战略生物资源的评价和利用。美国从 1999 年起,就启动了“植物基因组测序计划”与“国家动物种质计划”;欧盟于 2005 年发布“生物质行动计划”,2012 年建立植物科学网络(ERA-CAPS),旨在协调和整合欧洲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植物科学研究信息;日本于 2002 年启动“国家生物资源计划”(NBRP),旨在致力于该国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发的长远目标和国家层面整合利用体系的建立。此外,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生态恢复联盟”、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全球植物保育战略(GSPC)等国际联盟、战略计划的建立也为物种保护提供了国际联合力量。
生物资源开发政策的战略意识近年来日益凸显。2010 年,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发布了《面向 2030 生物经济施政纲领》战略报告,提出生物经济是以生物资源为基础发展的农业、工业和医药经济。其后,越来越多的国家立足发挥本国生物资源基础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目标下,提出进一步发展生物经济的要求。2012 年 4 月,美国联邦政府发布《国家生物经济蓝图》,确立了美国生物经济发展的五大战略目标。同年,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颁布“生物质联合研发计划”,利用生物质资源促进生物燃料生产和原料改良的技术研发。2012 年 2 月,欧盟发布《为可持续增长创新:欧洲生物经济》战略,促使欧盟经济向更多使用可持续的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形态转变。2013 年,德国批准新的生物经济战略,旨在利用战略生物资源创新技术进行可持续农业生产、基于生物质的燃料开发等。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于 2012 年启动“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计划”“资助畜牧研究计划”;为了提高对战略生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英国还实施了建设大型生物数据设施、开放植物表型组学中心等一系列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