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缓中趋稳” 结构优化有亮点

发布时间:2020-01-19 09:54:18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张茉楠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经济,中国,增长,全球,贸易

作者:张茉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GDP同比增长6.1%,总量逼近100万亿元。虽然中美贸易摩擦相关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但贸易摩擦在拖累经济增速的同时,反而打开了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更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加快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

中国面临内外复杂的严峻形势。从外部形势看,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蔓延,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包括IMF、世界银行、世贸组织在内的多家权威国际机构纷纷调降了2019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根据IMF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陷入了同步放缓的境地,经济增长率再次被下调降至3%,这也是自全球经济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是自2017年全球同步回升时期经济增长率达到3.8%以来的一次严重倒退。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在于: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导致全球经济景气放缓从制造业进一步传导到服务业,成为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因素。

从内部形势看,近些年中国加大经济转型的力度。由于在转型过程中,新增长动力的培育通常要慢于旧增长动力的退出,这决定了经济底部徘徊可能会延续较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叠加中美贸易局势,外向型部门和工业部门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宏观经济仍然面临总需求回落的压力。统计数据显示,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四季度增长6.0%,经济增速“缓中趋稳”,结构优化也呈现出以下特点。

从外贸结构来看,出口贸易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出口仍面临较大压力。但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2019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8.61万亿元,增长5.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较2018年提升1.2个百分点,显著好于整体。而加工贸易进出口7.95万亿元,下降5.1%,占25.2%,降幅显著大于整体。由于关税导致出口企业承受更高的成本,加之加工贸易本身利润率较低,因此很多企业倾向于减少加工贸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贸易结构的转型。除此之外,我国提升跨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营商环境跨境贸易指标全球排名,在2018年提升32位的基础上,再次提升9位,升至全球第56位。

从产业投资结构看,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增速比高位大幅放缓。从趋势看,2016-2019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增速呈现较大幅度下滑趋势。然而,相比之下,计算机通信设备、仪器仪表、通用设备等投资增速加快。自2015年有数据以来,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2019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6%,增速比全部投资快7.2个百分点。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链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从消费结构看,服务消费不断释放增长潜力

当前,服务消费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自2012年制造业与服务业产值占比持平后,201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首次超过50%,依照国际公认定义,我国已进入服务经济时期。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凸显,居民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增速,目前,旅游、文化、信息等服务消费已占消费总支出的“半壁江山”,凸显了消费升级加快的趋势,服务消费在最终居民消费中占比基本达到五成。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513元,增长1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7%;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02元,增长1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524元,增长9.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显示出服务性消费将有望释放出极大的增长潜力。

“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短期的宏观调控可以减少经济波幅,特别是在“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以及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工具和大规模减税降费刺激下,中国经济增速尚稳定在合理目标区间。但应对中长期经济下行压力,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的难题首要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根本还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开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全球主要经济体发展演变的规律看,成熟经济体经济增速下行是一个必然趋势,高速增长不可持续。以出口部门为例,2019年我国仍有望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但增速放缓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出口目前已到2.5万亿美元的年规模,从占全球比重来看,2014年之后一直保持在13%左右,制造业增加值也已经占到全球25%以上,进入一个相对稳态,这也意味着中国将告别高速增长期,进入追求高质量贸易发展时期。

当前,对中国而言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的要素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长期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使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的背景下,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重大科技创新与资本形成,提高关键要素的生产率尤为迫切。

从资本总存量、人均资本存量维度来看,中国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资本积累仍有空间,仍需要通过投资提升资本存量,创新是必由之路。以往的一些宏观政策主要偏重于“硬投资(基础设施投资)”,而忽略了“软投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但近两年不断加大对“软投资”和创新支持的力度。

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开放就是中国最大的改革”,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所以,如何适应全球新一轮规则变化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及未来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都是引领中国未来开放的路径选择。未来中国唯有全面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