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企业家应具备“新三观”

发布时间:2019-11-19 09:31:59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张蔚蓝
关键词:双11,实体经济,现代服务业,一带一路,新三观

近期,在杭州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浙商总会会长马云发表演讲。他表示:“现在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家最重要是“新三观”,即未来观、全球观、全局观。”

图为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发表演讲。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发表演讲。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下为马云演讲摘编

现在的世界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技术也在发生快速变化,中国进步也是非常神速。所有这些变化,都会深刻影响到我们每一家企业,明天我们的企业能走到哪一步,关键在眼光,在对未来的判断,是不是能够看到变化,能否把握变化。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相信所有的企业都关心经济,都关心未来经济的走向。但是关心还不如自己采取行动。其实人们很容易被社会影响,大家说不好的时候你心情就不好,其实这个时候,冷静下来可以看到很多机会。

刚刚过去的“双11”展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和变化,我想给大家一些启发,因为这里面也印证了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双11”的数字是超过预期的,超过了大家对今天经济形势的预判。华尔街曾有一个预测,说今年“双11”大概会增长20%左右,说明中国的消费不振,中国经济在衰退。但是我们的数据实际上增长了25.7%。甚至还有人猜测,这些数据是不是作假。我向大家保证,在数据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每一分钱都极其之准确。

尽管这样,我仍想告诉大家,今年“双11”其实还可以更好一点。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天气太热,天气一冷,服装会卖得更好。从浙江地区的数据来看,不是太好,去年服装是第二,今年变成第三,主要是冬天衣服没启动。另外一点,这次“双11”是在周日,第二天要上班而不能熬夜,所以我们希望未来“双11”,国家可以有半天放假。

2019年“双11”的2684亿和2009年的0.5亿相比,10年时间增长了5000倍。“双11”期间包裹约有12.9亿个,是美国一个半月的包裹量,也相当于2007年我国整个国家一年的包裹量。现在,整个中国一年的包裹量已经达到600亿个,每一年增加一个美国的量。

我个人觉得,“双11”不是阿里巴巴的成功,而是中国内需的成功。当前中国正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但内需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中国的内需一直没有被挖掘,我们今天看到的内需,只是刚刚启动。中国的内需是一个千载难逢、百年不遇的金矿。过去的三驾马车,我们专注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这两方面政府可以做得很好;但拉动内需要靠企业,靠市场经济驱动才能做起来。

“双11”的数字其实并不关键,关键是数字背后真正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中国制造业创新的力量,商家求变的力量。所以我个人认为,“双11”不是一个数字的盛会,而是一个创新力量的盛会。虽然我今天已经不做电商,电商在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一项传统的业务。但是,电商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很多企业并没有深刻认识到。

第一、电商所带动的新技术大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大家知道,今年仅阿里巴巴电商就会卖将近1万亿美元的产品,其中80%以上的产品都是中国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如果没有电商这个渠道,很难想象这些企业的产品能卖出去。今天既然已经有这么好的渠道营销,我们要好好利用。

第二、物流业的奇迹。中国的物流成本是世界上最贵的,但是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机场、最好的高铁、最好的高速公路。我们在物流基础设施上的投资最大,但我们的物流成本却最高。在短短十年内,通过市场的力量、民营企业的力量,建立起全世界最强大最先进的物流体系。今天,这个快递物流体系一年能够承受600亿只包裹运输量。

第三,支付的奇迹。在传统银行外,我们建立了现代强大的移动支付体系。由于大数据、AI的应用,整个“双11”期间中小企业获得备货所授的贷款超过3000亿元。

另外,电商对房地产行业也有巨大的改变。原来市中心的商铺特别贵,出现电商以后,商铺的价格下降,用市场的手段降低了房地产。希望我们国家还是要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因为它是带动整个经济链条的重要因素,应该通过市场手段将其完善。

在我看来,未来我们面临三个巨大的变化:第一是技术变革。技术变革一定会带来金融变革,带来物流变革,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交易方式的变革。

第二是未来十年,世界的贸易游戏规则会发生变化,数字货币带来金融体系变化,世界格局会因为技术发生变化。

第三是中国已经从出口型国家变成消费型国家,这个变革的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在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还是要强调:企业家应具备未来观、全球观和全局观。所谓未来观,即我们必须要拥抱高科技,未来不属于互联网公司,数字经济势不可挡,未来属于拥抱数字经济,拥抱互联网经济的企业。未来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转型,但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升级。

第二是我们必须要从出口导向走向消费导向今天中国的消费主力是小镇青年,今年“双11”三四五六线城市消费人群、消费金额的增速第一次同时超过了一二线城市,网上购物的新增用户有60%到70%来自于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美国用3亿人口撬动了全球经济,中国有14亿人口、3亿中等收入人群,一定能够撬动中国经济,并且带动世界经济。我认为投资和出口是政府的强项,消费经济是企业的强项。企业的眼睛要从向外看迅速变成向内看,要做好本土经济,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三是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过去40多年,中国成为制造大国,中国企业凭制造能力走遍天下。今后,中国企业要凭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走天下。所以我们希望中国企业能够真正关注“一带一路”,融入“一带一路”。

新一轮全球化正在形成,新的贸易形态、贸易规则、贸易机遇在未来十年一定会出现。全球贸易将会以消费者为驱动,以按需定制的新制造为驱动,未来的集装箱贸易将会变成一个个包裹。十年前,B2B订单平均一单货值是5万美金,现在阿里巴巴B2B的订单一单已经下降到5000美金,很有可能未来全球贸易每个订单货值下降到500美金,甚至200美金。过去,全球化是以大企业为主导,未来全球化是以好企业主导:只有产品好、服务好、体验好、为他人好的企业才能走得更好。

所以,今天无论哪个国家,都要思考一个问题,新技术、新的贸易格局、新的世界格局出现以后,每个国家必须调整自己的生产关系去适应新的生产力。哪个国家能够调整自己的生产关系,哪个公司能够调整自己内部的生产关系,就能够把握未来。我们要真正认识到,我们的经济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已经不能按照原来适应投资、出口的那一套去适应以消费为主的经济。

所以我的建议是:第一,大力发展现代金融。金融不是简单的宽松、发钱,也不是简单的紧缩财政、收钱,而是需要改革落后的金融体系,建立面向未来的新型金融体系。中国金融的主动脉做得非常好,但是中国金融缺乏毛细血管系统。我们必须要建立面向未来的现代金融体系,支撑整个中国未来以消费为驱动的经济。今天的高速公路,不是基于村镇公路建设,高铁也不是基于绿皮铁路造出来的。未来的金融,是面向数字金融的金融,是否一定要按照昨天的金融体系去建,我觉得值得思考。

第二,不要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立起来,也不要把实体经济的提法口号化、正确化。什么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指先进制造业加现代服务业,我们必须要支持先进制造业,也要强化淘汰落后的制造业,真正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国有14亿人口,如果不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国未来的就业就会面临困难。此外,我们也呼吁真正出台一些政策,而不是文件,真正以创新服务拉动消费、扩大就业,以创新为主要的拉动手段和目标。

经济是要运营的,市场靠运、经济靠营。运是资源的分配,营是效率的意识。市场经济不是靠管理,管是出了问题叫管,理是出了乱事才要理。我们要运营我们的经济,希望政策多一点,文件少一点。文件和政策是有区别的,文件是规定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而政策是需要上下联动,激发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努力,鼓励新生事物的发展。所以对新生事物,对消费拉动、内需拉动的经济,要多一些保护少一些限制。规则不等于限制,便利促进也是规则重要的一部分。监管是为了健康发展,离开发展的监管毫无疑义。发展也不一定带来风险,监管不一定就没有风险,有时候不适当的、落后的监管也会是巨大的风险。所以,只有监管部门、市场主体、企业家们、经济学家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经济面对国内外极其复杂的形势,才能依然充满巨大活力。

14亿人的内需,中国统一的经济体,过去四十多年投下去的巨大基础设施,给世界和中国带来的希望和前途都是空前的。所以,我们希望以创新服务拉动消费、以扩大就业作为主要的拉动手段和目标。只有坚定我们自己国家的市场,以中国市场为主,我们才会面向未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