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或退出开放天空条约,为何再次"退群"?

发布时间:2019-10-14 10:14: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兰顺正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美国军备,共和党,开放天空条约,美国政府

   兰顺正 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员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4名美国民主党议员表示,特朗普政府可能将要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无疑,该则消息会使已经“退群成风”的美国政府再次登上风口浪尖。

《开放天空条约》1992年由欧安组织27个成员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签署。条约规定,签约国之间可以对对方领土进行非武装方式的空中侦察,以检查其执行国际武器控制条约的情况,增强军事透明度,避免由于猜忌而造成的紧张。美国国会于1993年11月批准了该条约,俄罗斯则在2001年5月批准该条约,2002年1月1日该条约开始生效。

目前看来,此次美国如果退出《开放天空条约》,那么其动机仍然离不开美俄博弈的“主轴”。条约规定,缔约国开放天空的范围应涵盖其行使主权的全境,在对缔约国领土进行观察飞行时,被观察国只能基于飞行安全原因对行动进行限制,而不能以国家安全理由予以拒绝。

据统计,在过去16年中,超过200架美国侦察机飞过俄罗斯领土,而俄罗斯方面则派出70多架侦察机观察美国军备情况。近年来随着美俄关系的紧张,俄罗斯侦察机的行动在美国国内引发质疑。美国有舆论认为俄罗斯滥用条约,趁机对美国实施“间谍行动”。一些美国共和党人从去年就开始呼吁退出该条约,如美国共和党议员汤姆 科顿称,这一条约已经过时了,只会让俄罗斯受益,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出。

客观而言,《开放天空条约》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在条约中对各方的观察行动都有着具体的规定,如不得使用直升机、不得携带武器、所使用的传感器不得是某些国家所独有的最先进技术、飞行高度不得过低等等,这样做是为了让对方看得见却看不清。

而且条约还规定,观察至少提前72小时进行通报,飞行中不得搜集对方的电磁波电子信号,被观察国可派2名观察员、1名测量员、1名翻译搭乘飞机进行监督,防止对方更改航线或进行计划外的观察。

在该条约被履行后,各方经常在飞行观察中斗智斗勇。如执行观察任务的一方经常被指责使用了超出条约规定的先进侦察设备。而被观察的一方在对方飞机飞经地区的军事基地均会保持通信静默,地面基地和军事设施也会进行伪装,同时还会采取烟雾和反红外保护措施进行秘密干扰,竭力阻止对方的窥视,所以按条约所进行的观察飞行实际能够取得的信息有限。

再加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美俄早已具备其他考察对方及其他国家的更先进手段,如美侦察卫星的地面分辨率据称已达到10厘米,而且卫星图像比观察飞行可以得到的图像更详尽。因此即使美国真的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对美俄情报收集能力也无过大的削弱。

但是,退出该条约的政治后果却不能忽视。因为允许他国飞机对自身敏感设施进行实地考察,本身就是军事互信与合作的表现,是其他侦察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由于在所有签约国中,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相互空中侦察最受关注,所以如果美国不再履约,则既意味着美俄关系将继续恶化,也会让其他签约国之间的互信受到影响。

另外,美国退出《开放天空条约》也可能让自己的“盟主”形象受损。如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艾略特 恩格尔7日在给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 奥布赖恩的信中指出,美国退出该条约不仅损害美国安全利益,还将对盟国造成伤害,因为条约允许美国观察俄罗斯的军队部署,搜集有关俄罗斯在乌克兰行动的信息。

仔细分析,会发现以上言论并非毫无道理。美国飞机对某些敏感地区进行侦查飞行,不论效果如何,本身也是一种政治表态,向外界传达出“美国正在关注该地区的局势”的信息,可以起到安抚盟友,威慑潜在对手的作用。联想到特朗普上台以后,多次要求盟友承担更大的责任,不难推测美国在退出《开放天空条约》以后,就能更轻易的以“看不见”为由对盟友的处境装聋作哑,所以退出该条约可能导致美国与乌克兰这类盟国的关系变得疏远。(观点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