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中国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发布时间:2019-10-06 12:53:1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李云龙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工业,产业,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共同富裕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新中国70年的最大成就是找到了一条实现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仁人志士矢志救亡图存事业,苦思强国富民之道,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如何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通过实现现代化,建成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来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和剥削。但是,洋务派的自强运动失败了。洋枪洋炮并没有带来现代化。维新派的变法行动失败了。君主立宪胎死腹中。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了。尽管挂上了中华民国的招牌,但中国现代化却仍遥遥无期。没有实现现代化,中国就永远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法得到平等地位,受到别国尊重。新中国的创立者们同样追求现代化。新中国建立了现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架构,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齐心追求现代化,全力推进现代化,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现代化建设奇迹。

经济现代化举世瞩目。旧中国工业极端不发达,只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工业增加值仅为数十亿元,能源原材料产量更是少得可怜: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原油产量只有12万吨,发电量只有43.08亿千瓦时。经过70年的努力和奋斗,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中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能源原材料行业形成庞大生产能力,主要消费品行业实现供应充裕,高技术装备类产品发展迅速。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占居全球第一。2018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超过30万亿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28%。2019年,中国有129家企业登上《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最多的国家。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连续13年稳居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2018年达到16.4万亿元,自2009年起,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70年来,中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从农业为主到工业、服务业为主的持续转型。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农业吸纳了83.5%的就业人口。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2.2%,吸纳了46.3%的就业人口。1952年至2018年,中国GDP从679.1亿元人民币跃升至90.03万亿元,人均GDP从119元提高到6.46万元,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国已从30年前的低人类发展水平国家跃升至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

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旧中国主权沦丧,频繁受到外国武装入侵,战乱不断,国家内部四分五裂,根本无法实行有效治理,更无法完成向现代国家的转型。新中国开启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航程。1953年,新中国颁布选举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均有选举权。同年12月进行全国范围的普选。先由选民选出乡、镇、市辖区的人民代表,然后乡、县、省逐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级人民政权组织和上一级人民大会的代表。全国共有2.78亿人参加选举,参选率高达85.88%。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普选活动。中国人民第一次行使了当家作主的权利。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和执法监督权,选举并可以罢免国家领导人。宪法还以根本大法的行式规定了公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身等各个方面享有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国家管理制度。中国的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中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制定了800多部法律,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独立公正行使,推进司法公开、审判公开,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司法救助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出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现代化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建立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社会现代化加速实现。旧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现代成分稀少。新中国有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旧中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18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4%。

旧中国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全国80%以上人口是文盲。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重视发展基础教育,1978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2000年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义务教育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逐步加强,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1%。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旧中国医疗卫生水平很低,且大部分医院集中在城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无到有,初步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的条件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显著提高。2018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1‰,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旧中国社会保障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始由国家和单位对城镇职工提供劳保等一定福利,并由集体对农民实行少量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升。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2018年,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4.18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旧中国积贫积弱,人民一贫如洗。新中国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制度框架,改革开放为消除贫困提供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力度进一步加强,贫困人口脱贫步伐明显加快。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此,十九大报告对未来的现代化事业做出新的战略安排。首先,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其次,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回顾7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无比自豪。展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远景,我们信心满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不远的将来,一个全面现代化的中国必将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云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