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8月22日,经济学家范恒山在第十六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暨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大力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的主题演讲。
范恒山表示,选择适宜地方建立和打造适宜的功能平台,承载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特殊使命,是过去几十年来我国探索积累的一项成功经验,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殊产业集群等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区,是这些功能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现产业协同与优化提升,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产业发展迈向高层次,加快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当大力发挥各类产业园区的作用。
目前,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产业发展基于行政板块各自为战,相似度高、互补性差,未能形成相互衔接的产业发展链条,京津沿海产业布局同构性明显;二是产业层次差异悬殊,高中低端交织,京津现代产业发展较快,而河北传统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较高;三是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京津产业过度集中,河北产业则过度分散;四是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不足,配套体系不够完善;五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支撑高新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短缺,国际性产业与商品名牌较少。总体上看,京津冀间产业联动性较差,呈现出竞争大于合作、独行多于联动的特点,并在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方面表现出“蛙跳”效应。
鉴于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统筹产业布局、推动协同发展成为了其中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三个率先突破的重要领域之一被放到了特殊重要的位置。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产业的统筹性显著增强,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改善,但许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统筹协调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国家所提出的要求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按照资源互享、功能互补、融合互动的原则,从全国生产力整体布局并基于区域现实状况,明确三省市产业发展定位,理顺产业发展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转移对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聚集区。实现这一要求,需要多管齐下,包括统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分布、促进产业链条衔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但各类产业园区在这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协调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的作用。具体的说,至少应当推动其发挥这样五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发挥其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基地的作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在目前考虑优先重点疏解的几类非首都功能中,有关产业的疏解占有重要的分量。尽管国家规划建立了雄安新区这一集中承载地,但仅靠雄安新区疏解是不够的,雄安新区难以为所有的疏解对象提供足够的或适宜的场所,需要多个管道纾缓、多个载体承接。而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区是适宜的疏解对象特别是相关产业的理想承载基地。京津冀各产业园区应结合自身的功能调整积极承接,使之成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一个重要支撑。京津冀各产业园区在承接中整合、在整合中提升,把承接过程变成一个优势互补与融合创新的过程。
第二,发挥其培育发展新经济新动能的特殊载体的作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精尖新产业,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国家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使经济实现永续增长的必然选择。过去的实践充分证明,各类产业园区体制机制灵活、聚集资源要素能力强壮、配套体系较为完整、营商环境优化协同度较高,对于推动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型产业培育更具特殊功效。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应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的有效载体作用,大力发展新经济新动能。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紧扣产业发展的方向,抓住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现代科技手段与产业紧密融合,扎实开展相关工作。
第三,发挥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的有力支撑的作用。实践表明,各类产业园区在体制机制建设、资源要素集聚与运用以及产业整合提升等方面的所具有的能力和优势,使自身成为了地区发展的高地和重要的增长极。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过程中,应继续发挥产业园区的这种比较优势,更有效地吸收动员优势资源要素,全面对接国际先进技术、先进产业和先进方式,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做强做大相关产业,把自己锻造成为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和引领源,推动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发挥支撑作用的同时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
第四,发挥其开展改革创新的良好“试验田”的作用。各类产业园区既是引领发展的先行者,又是实施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围绕优化体制机制、解决重大难题、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伟大的使命,工程浩繁而艰巨,需要化解困难、进行创新和突破,探索有效路径、形成合理范式。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紧扣协同发展的要求,积极履行改革创新“试验田”的功能,对一些突出矛盾问题先行探索,对重大科学技术瓶颈积极攻关,形成一批具有世界级水平和推广价值的成果,支持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经济体系优化。
第五,发挥推动建立现代产业集群的强力“粘合剂”的作用。产业集群既是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又是良好的经济运行生态,还是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动能和支撑。应以专业化为引领、比较优势为基础、空间优化为指向,推动现代化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与发展。在京津冀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聚集区,要靠众多空间分布合理、分工明确且链条紧密衔接的产业集群做载体与支撑,各类产业园区要在推动形成京津冀现代产业集群,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发挥作用。事实上,许多产业园区既是产业集群的载体,同时也是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一方面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分散产业整合集聚并相应优化配套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健全链条、强化支撑,把自身建设成为具有内聚外带能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总之,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各类产业园区大有可为,既可以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影响其他,也能够在做好自己的同时服务其他。但各类产业园区要发挥这些作用,首先必须做优、做强、做精自己。从当前情况看,京津冀区域各类产业园区,要注重在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一是进一步创新体制,包括创新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运行模式、选人用人制度、评价考核机制等,使自身更加精干、更有担当、更富活力,也更具效率。二是进一步优化功能,包括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社会职责、优化产业链条等,使自身更具特色、更重探索、更求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强联动,以开放的思维办园区,有效衔接上下左右内外:对上,积极对接各项战略政策;对下,以良好服务凝聚企业、资本与各类人才;向左,以多种形式推动园区合作;向右,携手产学研一体创新;于内,推动与各重点地区融合发展;于外,广泛开辟国际合作空间。通过联动使自身更加强壮、更具潜能、更有回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