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添新动力 开放经济成新亮点——从半年报看西南六省份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9-08-12 13:41:32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陈健、林碧锋、何宗渝、覃星星、刘洪明、潘德鑫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开放经济,动能,同比增长

新华社成都8月12日电  题:高新技术添新动力 开放经济成新亮点——从半年报看西南六省份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

大数据融入实体经济、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外贸逆市上扬……西南六省份半年报新鲜出炉。梳理西南地区经济共同特点可以发现,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更加突出,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开放经济成为西南地区经济新亮点。

从GDP来看,四川同比增长7.9%,重庆同比增长6.2%,广西同比增长5.9%,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欠发达地区加快赶超,云南同比增长9.2%,贵州同比增长9.0%。西藏发挥旅游业优势,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20.2%。

高新技术增添新动能

贵州加快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老干妈”的故事也许最能说明问题。哪种口味最受消费者喜爱?各地区的消费者都偏爱什么样的口味?利用大数据,“老干妈”从管理到营销都在发生调整,实现“精准推送”。如果辣椒产地出现天气变化,大数据平台还会自动“预警”,提示可能产生的价格变化。

“蓬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长动力。”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韩少波说。

和“老干妈”的故事一样,1至5月,贵州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9%。纵览西南六省份半年报,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为经济注入新动能,成为西南地区经济的共同特点。

从半年报来看,四川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3.3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7.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1.2%。

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为国内市场提供了超过1/3的大型发电装备。走进东汽叶片分厂,只见工人按了几个按钮,工业机器人就开始了智能化生产。“这里不久前进行了一整套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叶片制造生产效率提高5%以上,单件叶片产品成本降低9%以上,叶片产品质量问题降低10%以上。”东汽相关负责人说。

西南“工业重镇”重庆市“智能制造”稳步推进,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其中,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增长4.2倍,电子器件制造业增长13.7%。“新兴动能贡献提升,转型升级稳步推进。”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罗蔺说。

开放经济成为新亮点

6月在昆明举行的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吸引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3348家企业参加,共签约项目407个、金额6093亿元。阮文世来自越南,经营一家农业合作社,本届商洽会上,他找到了更多合作伙伴,把越南的龙眼、荔枝卖到中国西南地区。

更加开放的西南腹地,持续增大的中国市场,让开放经济成为西南地区新亮点。

半年报显示,广西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18.4%。重庆进出口总值2663.6亿元,同比增长16.48%,其中,对欧盟、东盟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21.9%和47.7%。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发展明显加快。”重庆海关副关长李玉说。

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国际铁路港,是成都开行中欧班列的始发站。青白江区委书记张胜说,今年1至6月,成都开行中欧班列619列,比去年同期增长48.4%。目前,青白江区正在加快建设我国首个铁路智慧无人港,实施集装箱中心站扩能改造。国际金融、商事等800多家服务型企业入驻铁路港区域,经中欧班列进口的红酒、奶粉等畅销品,占四川市场份额的70%左右。

开放经济不但推动外贸增长,而且助推旅游业发展。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获悉,西藏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40.97万人次,同比增长20.2%。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1.86万人次,同比增长53.5%。

“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贵州省统计局副局长彭龙说。

多举措积极应对下行压力

四川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熊建中说,上半年四川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为全年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部分重点行业增长乏力、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不容忽视。

“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还需巩固,经济下行压力犹存。”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秦瑶说。

对此,各地正多措并举做好下半年工作。云南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赪说,下一阶段,云南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千方百计稳投资,着力培育新增动能。

据了解,下半年,四川将全面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陈健、林碧锋、何宗渝、覃星星、刘洪明、潘德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