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论道:新形势下东北振兴如何做

发布时间:2019-07-14 11:43:0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  作者:孔令瑶  |  责任编辑:孙芳
关键词:新形势,东北振兴,体制机制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孔令瑶)7月11日,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新形势下东北振兴的机遇与挑战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2019年以来,我国东北经济发展显现出转好迹象,但制约东北振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主任刘世锦认为,当前有些问题仍然值得东北思考:一是营商环境建设。东北地区大企业、大项目投资增多,但还不足以说明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已经有根本性改观,关键在于众多中小企业的投资意愿是否显著提高。二是国有企业混改。东北国企混改应该有更大动作,国有资本应该集中到涉及国家安全、社会保障、军工等领域,先要用于社会保障。三是农村土地问题。现在农民先要进入城市,农村土地能否放开?东北地区农村建设用地能否探索城乡共建共享?他认为,加快土地资源流转,将极大提速东北全面振兴进程。

东北大学校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赵继认为,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营商环境改善力度较大;东北三省四市的经济形势企稳向好迹象明显。但是东北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国企改革压力依然繁重、社保压力依然很大。这些问题是东北地区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克崮认为,东北全面振兴关键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他建议,首先扶持符合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产品新、效益好的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再通过国有资本之间的兼并重组带动其他国企发展。其次是给予资本、企业法人充分尊重,给资本充分权利,给管理人员和企业法人充分授权,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独立法人,保障法人的独立地位。同时要嫁接高科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国有企业,实现产品换代升级。

中国证监会原纪委书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原执行副会长李小雪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变化,贯穿俄罗斯的亚欧高速铁路是东北振兴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认为,新时代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面临三大机遇:一是中日韩自贸区的加速推进、朝鲜半岛和平向好趋势为东北地区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带来新的机会;二是北冰洋航线给东北新一轮的全面、全方位振兴带来了战略机遇;三是5G技术快速推进为互联网、物联网发展奠定了基础,以此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也是东北振兴面临的重大机遇。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认为,冰雪资源是东北地区的特色资源,冰雪经济是东北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用数字经济改造传统的工业基础设施,也是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认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取得新进展,中日韩自贸协定有可能为东北地区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在数字经济领域,东北地区具备一定优势,包括制造业领域以及由此产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他指出,振兴东北归根结底需要依靠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在东北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要有更大的突破和新的思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对激发东北创新创业热情至关重要。他建议,要建立创新创业数据库,利用大数据跟踪东北地区各地级市创新创业进展情况,打造智库拳头产品。同时针对营商环境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结合东北实际,丰富营商环境的评估体系。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认为,新形势下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规划至关重要,应该提升战略规划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符合东北地区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力求高水平,经得起时间考验。同时,规范的项目PPP在东北迅速布局,配合高水平顶层规划一定大有可为。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认为,构建起一个长期支撑东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是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他建议,要在形成产业结构发展新格局的认识上实现统一,突破理念上的条条框框。要通过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市场导向,发挥市场作用。要把产业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认真思考、做好规划。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认为,在新形势下,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正面临最好的时机。要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智库的力量,尽快做出规划或蓝图。在全球积极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东北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AR、IR等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实现“东北制造”向“东北智造”转型升级。政府对招商引资要有正确评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延伸边贸经济、扩大东北的优势产业,打造东北振兴新引擎。

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认为,未来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研究,不仅要注重宏观把控,更应重视针对性强、侧重实际操作性研究。有几个问题值得深入讨论:一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设问题。二是如何处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中政府与市场关系。三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展评估。四是国有企业改革不止是“混改”,还涉及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面的问题。

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姜晓秋认为,东北当务之急是积极推进混改、充分利用5G等新兴技术,加快形成高端装备、现代农业、新能源、文化旅游等现代产业格局。同时,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与东北亚各国加强民心相通领域合作,让文化创意的跨界融合成为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连强认为,新时代国企及国企改革必将为中国及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未来,东北地区国企改革和发展要在分类改革基础上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促进国企、民企和国资、民资公平竞争、协同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