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发展与政策 “曙光”之路的“三叉戟”

发布时间:2019-07-12 10:08:24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孙凝晖 谭光明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高性能计算,曙光机,政策建议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1964 年,有“超算之父”之称的 Seymour Cray研制的 CDC 6600 问世,并安装到美国 Livermore 和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开启了高性能计算技术和产业 60 年的持续发展与繁荣。超算的宏观发展趋势是既要“顶天”,又要“立地”。“顶天”的含义是性能高、算得快,人类对计算速度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追求性能的巅峰是第一动力。“立地”的含义是应用广、台数多,超算的本质还是一台高端的计算装备,是装备就要被用得越多、越广,越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所以进入各行各业、形成产业规模是超算发展双轮驱动的另一个轮子。

高性能计算 60 年的演变路线可简单地分为 2 个阶段:Cray 时代和多计算机时代(表 1)。① Cray 时代。从 20 世纪 60—90 年代初期的 30 年被称为“Cray时代”,以单一内存向量机的技术革新为主导,Cray定义和引领了前 30 年的高性能计算市场。第一个 30 年研制以“顶天”为主,仅服务于国家战略部门。②多计算机时代。从 20 世纪 90 年代迄今的后 30 年被称为“多计算机时代”,由于微处理器的出现,以及大量工业标准硬件的普及,以大规模互连多个通用乃至商用的计算部件的可扩展系统结构的技术创新主导了迄今为止的高性能计算发展。后 30 年的高性能计算机在满足国家战略应用对性能巅峰需求的同时,“立地”成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市场驱动、高性能计算应用普及成为第二阶段的显著特点。

1  2  3  4  5  6  7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