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 协同推动淮海经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5-18 16:49:1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东海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发展,协同,区域,经济区,淮海

image.png

图为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范恒山。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王东海)5月18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的“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专题研讨会”上, 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范恒山作《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六点思考》主题发言。他表示,淮海经济区合作历史悠久,协同基础良好,各相关地区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丰富的经验。

淮海经济区的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如何履行好使命职责,推动协同合作务实深入发展,为区域增利、为国家立标?范恒山谈了六点看法。

首先,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方向对、意义大。

协同发展具有多个方面的好处:能够克服各自局限,实现资源要素的取长补短、优化配置,有效拓展发展空间;能够克服不良竞争,实现错位发展、相向而行,做强做大比较优势;能够及时化解地区间相互掣肘,减少或降低地区发展的外部制约;能够有效集聚优良资源要素,以区域最高水准形成创新创造力,并使区域人民群众享受最好的公共服务。

范恒山表示,对于淮海经济区而言,协同发展特殊的意义还在于:作为发展中地区或经济发展次发达地区,协同发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各城市在“单打独斗”状态下导致的投入成本高、发展效益低的问题,而且能够通过和衷共济、取长补短形成集合优势和帮带效应,从而加快提升各自地区和整体区域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协同发展还能够有效地突破地区边缘化困境,把省内的边缘地带变为发展的中心地带,把省际间基于利益基础上的自我封闭和恶性竞争变为开放合作与一体发展。

其次,要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协同发展的核心目标。

协同发展是手段,实现高质量发展才是目的。范恒山指出,把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作为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核心目标,既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淮海经济区发展的内在需要。他指出,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在于:这种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发展,是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础的发展,是以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支撑的发展,是以市场体制有实效、微观主体有活力、经济调节有法度的经济体制为保障的发展。而这样的高质量发展,只有协同才能做到。

第三,要把推进实现资源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作为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

范恒山表示,淮海经济区各城市目前就已协调机制、产业发展、交通设施、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事业五个方面协同发展做出了安排,但协同发展的基础是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和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所以要把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放在协同发展的首要位置,作为首要任务。做到这一点,需要提高认识,彻底解除思想上的束缚,更重要的是要排除在思想背后的局部利益干扰,要走出自身“一亩三分地”的利益约束和内在限制,需要克服眼前利益,从大局出发,从长远着想。

第四,要站在一体化的高度推动协同发展。

范恒山指出,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合作的重要内容,区域一体化不仅要求资源要素在区域内无障碍的自由流动和地区间的全方位开放合作,而且要求基于区域整体而不是自身行政板块来统筹配置资源要素、开展项目建设、推进重点领域的发展。淮海经济区应站在一体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协同发展,但在操作上可以立足实际、讲究方式,分阶段、分地域、分步骤逐步推进。重要的是要有计划,有目标,有考评,有监督。

第五,要加强与国家区域战略的对接融合。

范恒山表示,对接融合国家战略,不仅能不断明确淮海经济区发展的方向,提高淮海经济区发展的品位和地位,而且能够给淮海经济区不断注入新的发展能量和发展内容。要注重学习、分析国家区域战略,深入对接融合国家区域战略,为我所用、借势谋益。

第六,要充分发挥徐州在协同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徐州地理位置优越、城市地位特殊、综合优势明显、区域影响深远,有条件、有能力在淮海经济区发展中担负起枢纽甚至中枢功能,在协同发展中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范恒山指出,徐州应当在突破思想约束方面、在破除阻碍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方面、在推动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协同合作上走在前面。在推动协同合作和一体化发展方面,徐州既要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又要勇于奉献、敢于吃亏。他表示,淮海经济区这一合作组织框架创立以来,徐州就有这种表现、这种作为;在新的形势和使命面前,相信徐州一定能有新的担当,并做出新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