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湖北咸宁召开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工作推进现场会,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实地考察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节能”)环境综合治理先行先试项目,研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进一步发挥中国节能主体平台作用,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更大成效。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工作推进现场会现场。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节能主营业务领域与长江大保护污染治理工作高度契合,已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开展各类节能环保项目300余个,在生态环境监管、固废综合治理、土壤修复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形成了中国节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
“智慧长江”让生态环境有了“大脑”和“眼睛”
“这张图是通过多种监测手段结合得到的咸宁市斧头湖水体富营养化情况,蓝色部分富营养化程度低,红色点为易产生水华的水域,结合湖水流向,多个分析方案叠加,我们可以精准确定污染来源,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治污方案……”在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工作推进现场会上,讲解员通过大屏幕向与会者展示了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为咸宁市打造的“智慧长江”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的强大功能:平台整合了长江流域各年度水质数据、水资源及各行业重点污染源分布情况等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长江大保护的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提供支撑。
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为咸宁市打造的“智慧长江”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智慧长江”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可以说是生态环境的“大脑”,可以专题形式实时监控环境要素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并提供超标报警、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工作报表、主要污染源来源与成因分析、水污染扩散、实时预警预报、公众参与等功能,可以提高中国节能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的系统性,加强政府环境监管能力。同时,各污染源企业数据也被收入到平台中,通过大数据分析描绘企业画像,可以辅助政府部门精确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的关系,以辅助指导产业转型,指导新旧动能转换。
“为了让生态环境长上‘眼睛’,我们将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结合卫星遥感、无人船、移动应急监测、激光雷达、固定监测点等科技手段,实现生态环境的‘多维度’数据采集。”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炜介绍说,今年下半年,“智慧长江”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将在咸宁投入使用,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助一臂之力。
“两园一链”打造“无废”经济带
由于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生态环境部开展的“清废行动2018”共向地方交办1308个问题,其中,生态环境部挂牌督办问题111个,涉及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等多个方面。
为有效解决长江经济地固废处理小而散、碎片化、不经济的难题,中国节能旗下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环保”)创新提出了“两园一链”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新模式:即集约式综合固废治理产业园、分布式有机固废治理生态园和环境物流链。
集约式综合固废治理产业园是“两园一链”的重心,包含焚烧发电系统、资源化利用系统、兜底填埋场三部分,对城市各类固废和农村分类而来的干垃圾进行保底处理。
“两园一链”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模式。
产业园以垃圾焚烧发电为核心,协同处理餐厨垃圾、污泥、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输出绿色建材等再生产品和生物柴油、燃气等绿色能源。集约式综合固废治理产业园可以实现内部设施共享、物质循环和能源梯级利用,比单独建设处理设施节省投资30%以上,节约土地资源50%以上,降低政府财政支出20%至30%。
分布式有机固废治理生态园主要处理城市与农村不适合长距离运输的有机废物。农林废弃物、粪便、果蔬厨余等通过裂解、厌氧或堆肥生成有机肥、炭基复合肥、沼气等,用于改良土壤、改善沿江生态环境。无法利用部分通过环境物流链回到集约式固废综合治理产业园进行保底处理。
环境物流链由智能收运系统、转运系统、云平台、绿色物流车四部分组成,负责两园与社会、两园之间所有固废和产生产品的运输。
物流链叠加物联网、卫星定位、云平台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通过智慧路线规划、物流集中管理、过程实时监控实现固废高效有序流转。
“两园一链”作为固废处理保证性工程,通过以城带乡、城乡协同,提供长江经济带城乡固废处理双保底,使无废城市、无废经济带成为可能。
生态修复让马鞍山重现绿色
“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原来是马鞍山东端由废渣堆积形成的荒地。”站在湖北咸宁“马鞍山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宣传栏前,工作人员杨丽红介绍说,这是“嘉鱼岸线整治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系统工程”的先导工程,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下称“中节能大地”)通过综合整治,已经将这里打造成城市绿地,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马鞍山位于嘉鱼县城核心区北部,北距长江不足1公里,南与嘉鱼县三湖连江水库之一的小湖毗邻。由于长期无序开采,马鞍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山体植被大面积受损,岩体裸露,风化严重,多地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加之矿坑积水和部分采矿废渣与生活垃圾混堆等问题,使得整个马鞍山地区面源形成污染物在风蚀雨淋作用下汇入长江和小湖,不仅影响国堤安全和周边环境质量,也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浪费。
嘉鱼岸线整治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系统工程。
“马鞍山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工程总面积600亩,是“嘉鱼岸线整治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杨丽红介绍说,根据规划,中节能大地将通过削坡整形和矿坑回填等措施,消除山体地质安全隐患,进而通过废渣堆开挖筛分和矿坑积水分区处理等污染治理工程,有效控制污染物汇流入江,保护长江水质。中节能大地公司已开展的先导工程对马鞍山东端由于废渣堆积形成的荒地实施了综合整治工作,包括固废处理、土地复垦、园林景观设计再造,一方面极大改善了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同时也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每天处理1000吨污染土
穿过古色古香的大门,就进入了黄石市东钢厂区,林立的厂房和设备提示着这里昔日的辉煌。始建于1958年的东钢,位于长江沿江国家土壤污染治理先行示范区之一的黄石市,是典型的大型复合性工业污染场地。场地面积近千亩,涉及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多领域的综合治理。这里距离居民区很近,修复后将开发成文化产业遗址公园,打造为中国的鲁尔工业园。
2018年7月,中节能大地开始对污染场地进行治理修复工作。“刚进厂的时候,经过重污染区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土的颜色发黑,水是黄绿色的。”金鑫说,由于东钢历史久远,经过多次改造,又没有图纸,地下管线和地基基础错综复杂,修复工作难度很大。为此,公司多次组织专家组讨论,根据用地标准制定修复方案。针对场地污染情况不一这一特点,公司采用了原位阻隔、异位修复等多种处理方式。
在热脱附处理车间,两台设备正不停地运转。“热脱附处理是通过高温把污染土中的有机污染物脱离出来,设备满负荷每天处理1000吨污染土,每小时处理60吨,相当于一架播音737的重量。”金鑫介绍说,基于“清洁修复”的创新理念,完成了污染治理综合体的设计、加工及施工组织设计,有效地减弱了设备噪音、烟尘等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又实现了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开创了修复行业清洁生产和高效治理的先河。此外,公司还创新药剂配方,使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节省成本并提高产能。湖北省环保厅已将东钢场地修复工程列为示范性项目,其修复管理经验将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污泥碳化变废为宝
在鄂州市污泥碳化处理中心,湿漉漉的污泥经过干燥、碳化等工序后,变成了一粒粒细小的炭状物。
“污泥碳化的最大优点就是实现了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中节能博实(湖北)环境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节能博实公司”)总经理助理叶至钗说,“污泥含水率高达80%,我国绝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是通过填埋、堆肥等方式处理,最高减量只有75%,残留物和菌渣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污泥碳化处理可以减量90%,污泥碳化产品中的重金属被很好地固化,可以用作除臭剂、土壤改良剂、燃料、融雪剂等,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低耗能连续高速污泥碳化系统。
鄂州市污泥碳化工程是鄂州市洋澜湖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组成部分。2017年8月,中节能博实公司利用中德财政合作促进贷款(KFW)进行建设,是国内第一个商业化运营的污泥碳化项目,单套处理能力居全球第二位。
“我们采用的是日本连续高速污泥碳化炉装置,并自主研制了料仓、平台等配套设施,污泥日处理量为60吨,是大陆唯一一个污泥日处理量达到50吨以上的项目。”叶至钗介绍说,连续高速污泥碳化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占地面积小,只有742平方米。这样就可以与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使污泥处理完全在封闭状态下进行,从而杜绝了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隐患。
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中节能博实公司优化开发了具有可靠、节能特点的多段开孔管污泥碳化系统及高温、高浓度废弃的生物除臭净化系统等污泥碳化新工艺,多项成果获得专利证书,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