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云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重庆考察,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准确评估了脱贫攻坚形势,指出了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难点问题,强调了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紧迫性,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新要求。
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脱贫工作。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201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全面总结了脱贫攻坚的新做法新经验,回答了脱贫攻坚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为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6年多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2012年底,我国有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9899万人,到2018年底,减少到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建档立卡贫困村从12.8万个减少到2.6万个。全国832个贫困县已经有153个宣布脱贫摘帽,2018年预计有280个左右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是,明年就是脱贫攻坚目标的最后期限,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行业部门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尽锐出战,切实履职尽责、合力攻坚,对责任不落实、政策不落实、工作不落实影响任务完成的要进行问责。
“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难点。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不愁”和“三保障”。“两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目前总体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保障义务教育历来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2018年,教育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规定到2020年,“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支持新疆南疆四地州实行14年免费教育政策,民族地区推广“9+3”免费教育计划,审慎开展四省藏区及三州的免费教育政策。经过多年努力,到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832个贫困县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贫困县全覆盖,受益农村学生达3700万人,显著改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男、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计划有效实施,到2018年10月底,义务教育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上年分别减少18.9%和48.7%。
保障基本医疗。2016年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7年4月制定的《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提出2017年-2020年,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实施分类分批救治,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2017年2月印发的《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对“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里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经民政部门核实核准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中,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对上述疾病实行单病种付费,控制费用总额,同时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保障作用,降低患者实际自付费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增加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等作为专项救治病种。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扶贫办印发《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全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工作会议召开,指出未来三年要实施贫困人口托底医疗保障、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精准救治、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治、贫困地区健康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等六大攻坚行动。通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以上。
保障住房安全。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印发《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把建档立卡贫困户摆在突出位置,全力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问题,2020年前完成2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存量危房改造任务。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力度加大。2018年,全国规划完成19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其中97%在11月底以前已经开工。
加速推进社会保障兜底扶贫。随着脱贫攻坚的进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逐渐摆脱贫困,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患病者等)日益成为贫困人口的主体。对这部分贫困人口,只有通过提供社会保障才能实现脱贫。2018年,民政部印发《关于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衔接,多措并举合力推进民政脱贫攻坚。民政部制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行动方案》,规定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到2020年所有符合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不愁吃、不愁穿”。2018年,民政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中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当地规定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要按规定程序纳入农村低保。2018年底,全国共有352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5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解决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的体制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基层减负各项决策落到实处。对那些畏苦畏难、敷衍了事、弄虚作假的扶贫干部,要加强教育管理,该撤换的要及时撤换,该问责的要坚决问责。扶贫领域的腐败现象包括贪污侵占、行贿受贿、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扶贫领域的作风问题表现为工作不扎实、敷衍应付、监管不严、推诿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虚假“摘帽”等。针对这些问题,2017年底,中央纪委决定,从2018年到2020年持续3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为脱贫提供纪律保障。党的十九大以来,到2018年11月为止,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31万件,处理18.01万人。2018年检察机关严惩扶贫领域腐败,起诉侵吞、私分扶贫资金等犯罪11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