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事实证明“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有本质区别

发布时间:2019-04-16 10:05:3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刘英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马歇尔计划,一带一路,经济,中国,共建

(作者: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国际上有人误将“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然而,“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无论在实施效果、实施意图,还是经济内涵及附加条件等各方面相比存在本质的区别。

从实施效果上,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华西里·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模型,“一带一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从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投入,旨在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到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共建的投入产出远比美国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高,而马歇尔计划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美国生产的最终商品,其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显著低于对美国经济的拉动。

在实施意图上,马歇尔计划意识形态浓厚,服务于当时的杜鲁门主义。美国旨在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进而抗衡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根本意图是确立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而“一带一路”不带有任何政治色彩,不针对任何第三方,积极欢迎世界各国的参与。中国经过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致力于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助力共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动贸易投资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与共建国家一起搭乘经济发展的列车,共享经济增长的红利。

在经济内涵上,马歇尔计划为经济救助计划,形式单一,主要是美国向西欧国家提供物质资源、资金和劳务援助,帮助战后西欧国家的恢复与发展,以此让西欧国家来购买美国过剩产品。与此相反,“一带一路”建设采取多种投融资方式,既有开发性金融,也有商业性金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水、食品安全、健康、气候变化等各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项目。“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能直接通过投资这辆“马车”来拉动经济增长;二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共建国家工业化进程来促进经济增长;三是通过互联互通的网络效应和溢出效应推动共同发展。

在附加条件上,马歇尔计划在援助中附加政治条件以及诸多不对等、不公平的条件,剥夺了欧洲受援国自主决定的权利;还通过制度安排加强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控制,如要求西欧降低对美的关税壁垒、进口美国商品、以美元为结算单位等。而“一带一路”则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采用共同参与、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和共享成果的合作方式深化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并无任何附加条款,实现最大程度的合作共赢。

在合作关系上,美国将西欧纳入美国主导的自由经济政策秩序之下,形成西欧依赖美国的主导地位,进而谋求及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而“一带一路”虽由中国提起,但属于世界。中国倡导建立的丝路基金、亚投行等金融机构都是秉承开放性和包容性。“一带一路”实质为:中国是国际公共品的“搭台者”,各国才是真正的“演唱者”,这既非由中国“主持”,更非中国“独唱”,而是大家共舞共享的“众乐乐” ,这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理念的体现。

“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础,在结合共建国家实际情况及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摒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思维,不追求排他性利益,坚持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共同繁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增进政治互信及民间友谊,通过联通欧亚大市场来助力共建国家的经济增长,这与马歇尔计划完全不同。因此,“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是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