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离不开这几条重大举措

发布时间:2019-03-09 11:46:04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李云龙  |  责任编辑:刘晨曦
关键词:脱贫,贫困,扶贫,工作,攻坚

  

作者:李云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1.7%,减少了将近9个百分点。建档立卡贫困村从12.8万个减少到2.6万个。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280个贫困县摘帽。2019年将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左右,实现30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为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到2018年底,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减少85%以上,贫困村退出80%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50%以上。 

易地扶贫搬迁全面推进。易地搬迁脱贫是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和自然灾害频发历来是造成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贫困地区不具备基本的发展条件,贫困人口无法在当地实现脱贫。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庞大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确定“十三五”期间投入 9463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费用5922亿元),搬迁162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81万人,同步搬迁人口647万人)。2016-2017年已有58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完成搬迁建设任务,2018年有28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到2018年10月,各类资金已到位5000亿元,有力保障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 

生态扶贫深入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林业草原生态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生态保护扶贫行动,到2020年为贫困人口提供30万个生态护林员和草管员岗位。生态扶贫有效增加了贫困人口的就业和财产收入。享受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政策的贫困户达到160多万,平均每户增加补助资金2500元。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的农牧民人均获得700元奖励。贫困地区集体林权流转面积达1亿多亩。生态护林员选聘规模稳步扩大。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0多万名建档立卡人口就任生态护林员岗位,带动18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全国共有3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依托森林旅游增收。 

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取得积极进展。随着脱贫攻坚的进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逐渐摆脱贫困,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患病者等)日益成为贫困人口的主体。对这部分贫困人口,只有通过提供社会保障才能实现脱贫。到2017年底,全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762万,纳入特困供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26万。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有2422万60岁以上的贫困老年居民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2053万贫困人员享受代缴保费。 

贫困地区农村基层领导力量进一步加强。选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担任贫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加强贫困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2017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做出进一步部署,提出更明确要求。十八大以来,全国共选派277.8万人驻村帮扶。2017年,在贫困地区的12.8万个贫困村和经济发展薄弱村,已派驻19万多第一书记、77万多驻村干部。各地加大选派工作力度。新疆要求南疆四地州的驻村干部主要从区直机关、中央驻新疆单位选派,驻村工作队队长由厅级干部、处级干部来担任。西藏自治区要求把最艰苦的地方派最精锐的部队,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更为艰苦的地区,都要求从区直单位派优秀的年轻干部。湖南将原来在深度贫困村的县直帮扶的驻村工作队调整为省直单位来派驻,要求驻村工作队长是50岁以下的处级干部或者后备干部,一直驻村到2020年。 

扶贫审计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2016年,审计署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审计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的意见》,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在扶贫审计中,要紧紧围绕“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跟踪检查扶贫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着力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着力监督检查扶贫资金绩效情况和贫项目建设运营情况,着力揭示和反映体制机制制度性问题。2016年和2017年,审计署共对37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审计,抽查扶贫资金737.53亿元,入户走访1.82万个贫困家庭,发现问题金额70多亿元。2017年审计发现的问题中,截至当年10月底,各地通过追回、盘活或避免损失等方式,整改扶贫资金32.68亿元,有970人被追责问责。扶贫资金中的问题金额比例也在大幅下降,从2015年的25.8%降至2017年的7.93%。2018年,审计署对20个省份14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了审计。审计中抽查扶贫资金625.85亿元,涉及1159个乡镇、4013个行政村和2603个单位,并入户走访了1.52万个贫困家庭。此次审计共查出违纪违法、损失浪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金额39.75亿元,占抽审资金的6.35%,较2016年下降1.6个百分点。 

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发展,扶贫领域开始出现腐败现象,如贪污侵占、行贿受贿、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同时,扶贫领域的作风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如工作不扎实、敷衍应付、监管不严、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虚假“摘帽”等。针对这种情况,2017年底,中纪委决定,从2018年到2020年持续3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为脱贫提供纪律保障。中纪委常委带队到困难矛盾集中、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地方开展调研,召开深化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中纪委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获得,强力纠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惩治在扶贫项目中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1万件,处理17.7万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1起典型案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纪律保证。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行百里路半九十。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