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告看民生 | 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

发布时间:2019-03-07 09:07:16  |  来源: 今日中国  |  作者:  |  责任编辑:杨霄霄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2019全国两会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不仅看到国家设计出台了科学有效的大政方针,更深切地体会到政府对普通人民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关怀与体贴。就如同报告中所说的那样,“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


幼有所育


近30年来,中国一直居于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据研究分析,新生儿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不够健全,生育痛苦指数高、抚养成本高、入园难、看护难是当前困扰中国许多育龄家庭、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提高生育福利、完善育幼配套服务、完善教育配套制度、加大医疗卫生投入等,都是完善社会支持体系、促进生育率提高的途径。为此,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到要“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与此同时,还要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这一宏观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人口生育政策进入全面两孩时期出现的新情况进行了科学考察与政策设计,不仅是让“幼有所育”,更是着眼于国家社会的长远发展。


病有所医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谈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任务。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如何加强基本医疗服务保障,成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民生清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要将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其中一半用于大病保险。另一个有力的惠民措施是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大病、重病、慢病是医疗中的民生痛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困扰人民幸福的“病根”。政府的工作就是要缓解痛点,拔除病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明确的民生导向,提出加强重大疾病防治与常见慢性病防治双管齐下,一方面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另一方面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异地医疗是中国社会流动加速的必然产物。全民医保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中国已经初步形成全民医保体系,但筹资机制尚不完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支付方式改革相对滞后。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统筹地区之间在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流动劳动力、异地退休人员在社会保险关系续转方面困难重重,在医疗救治方面也存在种种障碍,从而阻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参保人员享受保险待遇不便,导致劳动者参保积极性不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紧落实和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尽快使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能持卡看病、即时结算,切实便利流动人口和随迁老人,就是为众多异地工作、生活的流动人口和随迁老人送出的民生大礼包。


老有所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数24949万,占总人口比重17.9%,60周岁及以上人口首次超过了0-15岁的人口。对此,我们要正确看待人口结构老龄化的现状,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这一系列的措施就是在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弱有所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19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


“为有源头活水来”,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升贫困地区自主经营、自主脱困的能力,培育贫困人口自信、自立、自强、自主、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坚持精准扶贫的宏观政策,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加强后续扶持。对摘帽县和脱贫人口的扶持政策要保持一段时间,巩固脱贫成果。



文/ 夏一璞: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博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