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宏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件在第一部分提出了“主攻深度贫困地区”议题。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中的重点、难点,也是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主攻方向。
深度贫困地区是指“三区三州”及以外的169个深度贫困县。“三区”,指西藏、南疆四地州(和田、阿克苏、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四省藏区(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三州”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中央还确定了“三区三州”外的中西部地区169个深度贫困县。80%以上的深度贫困区位于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8年以来,经过一年努力,“三区三州”贫困人口减少了134万,贫困发生率下降了6.4个百分点;169个深度贫困县的460万贫困人口脱贫了,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深度贫困地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明显成效,得益于多方努力。2018年,中央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亿元用于深度贫困地区,占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资金的60%。“三区三州”所在的省区确定了详尽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各省区以政府名义印发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特别强调了瞄准重点难点、重大工程倾斜和加大支持力度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瞄准制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重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逐项明确责任,对账销号。由于深度贫困地区情况不尽相同,因而需要针对各地实际盯住重点难点,对症下药。“三区三州”虽然所剩贫困人口不多,但大多是脱贫能力差、处于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地区。“三区三州”外169个深度贫困县,集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生态脆弱地区为一体,贫困人口规模很大,脱贫难度比较大。因此,要围绕重点难点,逐项明确责任目标,在建档立卡的信息系统中逐个销号,脱贫一个销掉一个号,确保到2020年不落一人、全部脱贫。
其次,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社会帮扶、干部人才等政策措施不仅要继续实施,更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基础,尤其需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深度贫困地区大多景观优美,发展旅游业大有作为。困难在于通达条件较差,因而要优先解决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以便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发展优势,将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实现贫困人口真正脱贫,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要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着力解决重搬迁、轻后续帮扶问题,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一方面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着力解决部分贫困人口“等靠要”思想,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一线精准帮扶力量,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关心关爱扶贫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也要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查处虚报冒领、贪占挪用和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以提高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收到扶贫政策实施的预期效果。
最后,深度贫困区的扶贫,离不开资金支持。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落实已有政策措施、加大中央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还要求各级财政优先加大“三区三州”脱贫攻坚资金投入。要坚持和推广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路子,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机衔接,巩固脱贫成果,保持扶贫政策的相对稳定,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减少和防止脱贫人口返贫。
随着攻坚重点的明确、扶持力度的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可以完成到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的脱贫目标。当然,相对贫困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只有形成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长效机制,共同富裕才能早日到来,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