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区域的环江科技扶贫样本

发布时间:2019-02-01 15:40:48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曾馥平 曾昭霞 张浩 段瑞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生态产业,喀斯特区,广西

岩溶山区植被复合经营研究与示范阶段(2003—2015年)

该阶段注重生态治理与科技扶贫双管齐下、双效并举。因为前一阶段岩溶山区贫困户的移民迁出,农户经济条件得到改善且石漠化得到了遏制,所以本阶段针对喀斯特石山区降雨分配不均、季节性干旱严重、洼地内涝频发的特点,科技扶贫团队主要进行了喀斯特适生经济作物引种与筛选工作。

在广西、贵州喀斯特区域引进系列玉米、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出科玉 7 号、科玉 8 号和湘玉系列抗旱高产玉米良种,推广面积 13 万亩;筛选出马铃薯早熟避涝高产品种克新 3 号、4 号,增产达 50% 以上,推广面积 6 万亩;同时进行喀斯特石漠化治理适生物种筛选,共筛选出喀斯特石漠化区适生物种分别有:苏木、银合欢、构树、狗骨木、楹树、任豆、无患子、茶条木、伊桐、女贞、东京桐、铁榄(12 种);基本适应种有:南酸枣、麻栎、广西顶果木、山槐、蝴蝶果、中华安息香、假苹婆、苹婆、肥牛树、青冈栎、樟叶槭、秋枫、蒜头果、海南椴(14 种);以及欠适应或不适应种:禾串树、海南蒲桃、石栗、厚荚相思、花榈木、马占相思、台湾相思、仪花、柴龙树(9 种)。

另外,针对石山面积大、可耕地少、水资源利用难、玉米种植受到限制等问题,提出了替代型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通过该模式,环江县发展林下种草 17.6 万亩、养殖菜牛 13.2 万头,为农民人均增收 3 500—5 000元。该模式已推广至广西天等县、德保县、马山县、大化县,贵州大方县、毕节市七星关区、晴隆县,以及云南西畴县、泸西县等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三年试点阶段总结的评估报告》(2012 年)中,将替代型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树立为西南石漠化治理的典型样板,其治理模式和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遴选为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并进行推广应用。

贫困地区发展养殖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但养殖业发展带来农村环境污染和养殖废弃物的处理等问题。针对养殖业面源污染严重,项目组在环江县开展了绿狐尾藻治理污水及资源化利用示范,废水中氮、磷及 COD(化学需氧量)等去除达到 95% 以上,水质达到三类标准。养殖污水狐尾藻生态治理受到广西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的批示;广西区畜牧水产局、河池市及玉林市畜牧水产局等到示范基地参观交流;模式纳入广西农村环境治理方案;大范围推广至富川县、博白县、陆川县、容县、宁明县等地。

此外,针对环江县因尾矿溃坝造成 9 400 亩农田重金属污染和农民失地的迫切需求,项目组联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相关团队对大环江流域农田重金属进行生物修复。探索出了以植物修复技术为主导、以“地方政府主导、科研单位技术支撑、农民主动参与”的环江农田土壤修复工程模式,修复农田 1 280 亩。

<  1  2  3  4  5  6  7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