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亚湾站助力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9-01-30 18:14: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友绍 孙翠慈 王玉图 宋星宇 孙丽华 孙富林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人类活动,长期定位监测研究,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最有价值且又是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全球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0%,体积约占生物圈的 95%,是地球上最大的资源库,又称之为“蓝色海洋宝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海生态环境的演变与退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例如,近年来近海赤潮的频频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等。特别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推向沿海地区,中国沿岸开始经历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我国沿岸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沿岸典型河口、海湾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的胁迫。我国沿海地区以 13% 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 40% 多的人口,创造了 60% 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特别是近海生态系统已成为国家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地带,然而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对我国近海环境的胁迫作用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以下简称“大亚湾站”)应运而生。1984年,位于深圳大鹏半岛东侧的大亚湾站正式建成;迄今为止已经开展了大亚湾监测、研究、示范等科研工作 30 余年。

阐明了大亚湾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

依据大亚湾 30 余年长期生态监测与研究,提出了海洋微表层快速交换新观点,阐明了大亚湾海域低营养盐和高生产力之谜,提出了大亚湾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模式:大亚湾海域由贫营养状态发展到中营养且局部已发现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氮磷比(N∶P)平均值由 20 世纪 80 年代的 1∶1.5 上升到近年的 >50,大亚湾营养盐限制因子已由 20 世纪 80 年代的 N 限制过渡到 90 年代后期的 P 限制,到近年来硅(Si)和 P 交替限制,打破了近十几年来一直 P 限制的结论,生物资源趋于小型化,生物资源衰退,揭示了大亚湾海域主要是受人类活动驱动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大亚湾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耦合,揭示了核电站温排水对大亚湾核电站周围海域的生态环境存在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大亚湾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无机氮磷比(TIN∶P)是驱动大亚湾生态系统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解决了国际上有关核电站温排水对生态系统影响与否的长期争论;受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委托,开展岭澳核电厂三期工程核电厂与大鹏新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相互影响研究,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计算分析可知,如增加 2 台机组的运行,对大亚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仍处于 6 台机组运行时的水平,从而建立了核电项目对海洋生态文明影响的评价体系,为促进国家大型沿岸工业区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依据,减少了国家对核电站的双倍投入(图 1)。

1   2   3   4   5   6   7   8   9   1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