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5日电(记者 左橙 杨维琼)1978年,湖北黄石塔时村来了一个大约35岁左右的年轻人,在煤矿务工谋生。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由于煤矿效益好,他的日子过得也算凑合。
二十一世纪,塔时村响应国家号召,关停小煤矿。这个35岁的年轻人变成了50多岁的失业中年人,平时就依靠捡破烂或左邻右舍救济,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多年下来,由于生活条件差,又不懂的照料自己。老人眼睛患上了白内障,腿脚也行走不方便,一到冬天下雪下雨的天气,躺在那黑炭似的被窝里动弹不得,几天都吃不上一口温饱的饭。
塔时村的村民遇到这种情况总是会送上一份爱心,将一些零食送至其嘴边。然而,这一切都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这个被塔时村委会曾多次谈话的黑户老人还是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
2017年,在湖北省委组织部的号召下,一批大学生村官下了基层,刚刚毕业的徐日顺在这时被组织分到塔时村工作。
2017年年底的冬天,积雪将整个塔时村覆盖。这位老人的房子也被积雪压着,年代久远的老房子在积雪的重压下,已经隐隐有了垮下去的征兆。大学生村官徐日顺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并立即向村书记反应。村书记石教全向民政办申请资金解决了老人的房屋问题,对房屋进行加盖石棉瓦和简单的装饰后,又给老人送油送米,让老人得以过冬。
自那以后,一遇到空闲,徐日顺总会和老人认真的交流,聊人生、谈老人关心的一些过往趣事,渐渐地打开了老人的心扉,老人也愿意与这位年轻人谈自己的过去。
从和老人交谈中,徐日顺了解到老人名叫杨银贵,上世纪由于和家人闹矛盾,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辗转全国各地,最后流落至塔时村。“天当被子地当床,野菜当干粮”,是老人的口头禅。
听完这些,徐日顺便有了一个心愿:替老人找到家,让他叶落归根。 “一个人如果年轻的时候受了很多苦,年老还不能叶落归根,这内心该是多么的无助和凄凉。”徐日顺的内心深处,想着一定要将老人送回家,让其有一个安然的晚年。
然而,无论徐日顺和老人杨银贵怎么聊怎么挖,老人对其出生地点总是缄口不言,每每提到这个话题,就好像触碰到了老人的神经一样。
既然发现了杨银贵老人的情况,就一定要想办法解决。直接询问杨银贵遭拒绝后,徐日顺知道这样的方式肯定不能打开老人的嘴巴。于是,徐日顺没事就往老人的住所跑,每次都带着东西去,陪老人聊天,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渐渐地取得了老人的信任。
经过几番周折,杨银贵终于将自己记忆里的家庭住址告诉了徐日顺,徐日顺心里也默默记下了这一地址—江苏省东台市廉贻镇潘介村六组。老人表示,他曾经当过兵,立过功——这也与老人的口头禅不谋而合。后来还了解到老人杨银贵曾有2个儿子,其中一个送给别人抚养,另外一个儿子叫杨东升,出生于1972年。
得知这一消息后,徐日顺同志马上在廉贻镇网上贴吧发布老人杨银贵的信息,并且在网上留下了联系方式,希望能有当地人帮老人联系到他的儿子,让一家人团聚。但几个星期过去后,贴吧的信息像淹没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一样,一点回音也没有。杨银贵也多次来村委会向徐日顺同志询问寻找儿子的进展情况,每次都是失落而归,这也使得徐日顺同志的内心深处有种不开心的情绪。
东边不亮西边亮,既然这种方式找不到杨银贵的亲人,徐日顺只得另寻他法。经过多方咨询,徐日顺发现在省委大学生村官群里有一个大学生村官记者,于是他便联系上这位记者,把老人杨银贵的情况向这位记者做了详细的介绍,也将老人杨银贵寻亲的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大学生村官记者上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生村官报记者联系到了老人出生地的村委会并且联系到了老人的儿子杨东升,但是,由于杨银贵流落至塔时村至今已有四十年,并且没有往家里寄一点生活费,儿子杨东升不愿意接收老人杨银贵回家。
这又是一个难题。
经过多次与大学生村官报记者联系,徐日顺的心愿终于有了曙光:潘介村村委会做通其儿子杨东升的思想工作后,杨东升多次打通大学生村官徐日顺的电话,要求与其父亲杨银贵通话。久别重逢,每次电话两人通话都聊得热泪盈眶,时间达到半小时之久,徐日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杨东升表示,愿意接收父亲,但是要黄石经济开发区当地政府将老人杨银贵送回家乡。于是,塔时村村书记石教全将此信息反馈给金海民政办,民政办程主任得知情况后联系黄石救助站,几经风波,黄石救助站开着车将离别家乡四十年的老人杨银贵送回了家乡,还给了老人杨银贵一个安详的晚年。
在金海民政办和大学生村官报记者的帮助下,徐日顺终于实现了将老人杨银贵送回家乡,还老人杨银贵安详晚年的愿望,使一个流落异乡的老人也感受到了幸福感和组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