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檀栋: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12-18 17:07:3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姚檀栋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泛第三极,环境变化,生态

丝路环境专项将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环境变化机理、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在国家战略需求和基础前沿研究两个层面产出系列重大成果、突破性成果和亮点成果。

国家战略需求层面,预期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路线图、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技术示范、优化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科学方案等方面产出重大成果;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环境容量和生态资产影响咨询报告、“一带一路”环境风险及灾害的防控示范与科学方案、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控方案、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策略、亚洲水塔变化及其影响与对策等方面产出突破性成果;在中科连通性指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及预警体系、“一带一路”沿线环境-经济脆弱区的可持续生计提升方案及示范、青藏高原国家公园建设体系规划与重点国家公园建设方案、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优化方案和生态资产价值提升的路径、中蒙俄经济走廊原油管线工程冻土灾害应对方案、中亚-西亚地区荒漠化防治技术与示范、大气污染物传输机制与影响及其预警调控方案、重大工程和重点国别旗舰物种及其保护方案、泛第三极温性和高寒草地退化评估及其适应性管理方案、中亚大湖区与南亚大河区水-生态协同管理方案、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建设评估等方面产出亮点成果。

基础前沿研究层面,预期在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西风-季风相互作用和水资源变化及广域联动、泛第三极环境变化对关键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影响的预警体系与适应模式、人类文明发展与泛第三极环境相互作用及其适应策略等方面产出重大成果;在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互馈的机制与模式、中亚-西亚地区风沙运移规律及其对重大工程的影响机制、咸海周边土壤风蚀和沙(盐)尘释放过程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史前人类向高海拔地区的扩散及行为适应、高原家养动物对高原极端环境适应的遗传基础、高原文明发展的气候环境驱动、气候变化对关键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的影响、欧亚大陆草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模式、西风-季风影响下的水汽输送时空差异性和亚洲水塔失衡特征、西风-季风作用和亚洲水塔变化对大湖区和大河区的影响及其广域联动、高原隆升对季风与环境协同演化的驱动模式、气候变化转型机制及未来环境变化不确定性、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中心等方面产出亮点成果。

丝路环境专项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和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有机结合,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从高极到三极的全球环境研究新前沿。(作者: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