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在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短板
尽管我国在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获得一定进展,然而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仍具有明显短板。
我国光合作用相关研究仍较为零散
尽管实现了在特定领域(如光合作用系统生物学、光合作用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等)的国际话语权,但是整体水平仍较低,尤其是国家层次的研究平台尚未建成,这与光合作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性意义不相称。与此相对,国际多个发达国家都竞相成立光合作用研究大型团队和平台,这些团队之间也一改已往相互竞争态势,形成了紧密合作的国际光合作用研究群体,占据了当前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话语权。
我国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研究目前跟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仍较大
在这一方面,首先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对光合磷酸化的基础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发现,喷洒亚硫酸氢钠可以有效提高叶片环式电子传递,增加 ATP 供给,从而有效提高冠层光合作用效率及作物产量,这是光合作用基础理论研究用于指导生产的一个成功案例。从研究领域看,在粮食、能源等实用领域,我国光合作用相关研究仍较少,在摘要中同时体现“光合作用”与“能源”或者“育种”的研究仅仅为 2 718 篇,占中国光合作用领域论文总量的 22.70%。这一问题也体现在国家大型研究项目的设计与部署上。例如,尽管在“十二五”期间,“973”部署了“人工叶片”项目,“863”合成生物学重大项目部署了“光能人工细胞工厂的构建及应用”课题,但这些研究总体上属于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尚未与大规模生物燃料生产的实际分子育种需求相结合。而在“十二五”期间部署的“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则侧重于微藻生物柴油生产全流程的示范,基本上没有微藻光合作用的研究内容。
我国光合作用研究科研经费支持仍然较低
近 1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重大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中,包括了光合作用、矿质营养代谢、发育生物学、逆境生物学等领域,光合作用相关研究在这些领域中所获得的资助最少。在各类作物育种项目中,尽管高光效被认为是大幅度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光合作用改良相关研究所得支持相对较少;同样,在生物能源方面,也存在相似问题。如何从政策及经费支持上,有效促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有效融合,是保障光合作用合成生物学研究长足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