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技术、水下机器人、便携按摩仪等创新技术云集的2018“创青春”大赛上,蜜蜂养殖的传统实体经济模式并不新颖。但“蜜蜂产业生态圈”的理念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我们不只卖蜂蜜,我们更要打造蜜蜂文化,构建完整生态圈”,丽水市处州蜂业的创始人徐建彪满怀信心地介绍着。他的比赛项目获得了大赛铜奖,这让本在初赛结束后就准备启程回到丽水的他感到十分意外,“实体经济不好做,拿到奖项真是给了我很大信心。”
传承文化,用产品讲情怀
“用文化卖产品,用产品讲情怀”是徐建彪对自己企业发展的新定位。他选择放弃年收入百万元的商超经营业转向零基础的蜜蜂养殖业,就是被蜜蜂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所打动。
“2006年准备结婚时,我带他回老家湖南娄底。看到蜜蜂养殖过程后,他就说什么也不肯走了。”徐建彪的妻子陆文婷回忆道。陆文婷家已有四代人从事养蜂工作,徐建彪在娄底学习两年后,只身一人回到自己的老家丽水,开始蜜蜂养殖。他保留了古法圆桶法让蜜蜂在生长中不被干扰的优势,通过活框蜂箱的方式让蜜蜂在生长中得以被观察、记录与追踪,做到让蜜蜂自然生长,酿出天然的蜂蜜,“与自然和谐共处”也是蜜蜂文化的一部分。
今年是徐建彪专职养蜂的第十个年头,虽然实体经济难做,但他从不后悔进了这一行。他手指上分布着的一个个小黑点,记录了他养蜂以来被蜇的经历。“我们现在只保留了一家门店,但线上销售渠道打不开。”徐建彪无奈地说,“这次,我们用文化来转型。”
徐建彪的第一次转型是在2008年。在售卖原蜜的过程中,他发现,罐装蜂蜜可以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便开始通过经销商、土特店、门店经营、商超销售等形式售卖自家蜂蜜。但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的今天,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难以营利,徐建彪认为只有将蜜蜂文化深入人心,让人们吃到每一口蜂蜜时都会想到这背后的情怀,才可以实现处州蜂蜜品牌的推广。
“我们做实体的人没有互联网思维,低回报率且靠天吃饭的农业实体经济难以吸引人才。”创交会期间,徐建彪和同样做农村实体经济的选手进行了讨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困难,“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比赛,找寻到有创业理想且有营销思维的合伙人。
“十箱万元”,双赢脱贫与发展
就在来苏州比赛的前一周,徐建彪的公司刚刚为百余名农民免费送去了1000箱中华蜜蜂。2012年徐建彪面临着提高产量与降低人工成本支出的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决定通过免费发放蜂箱、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带动当地村民一起养蜂。“我们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最大化,卖出去20%已经是他们个体销售最好的结果了,其余的由我们收购。”陆文婷解释说,“这也是我们所要发扬的蜜蜂文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2013年,徐建彪在政府的支持下注册了公司,也正是这一年,曾反对他干这一行的妻子陆文婷开始全身心地支持他。回忆起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两件事最让他兴奋:一是为政府提供了‘十箱万元’的脱贫方式,帮助农民增收;二是将丽水打造成了中国蜜蜂之乡,推广家乡品牌知名度。当地政府在发现处州蜂业的帮扶可以实现每10箱蜜蜂让一个农民年增收1万元后,与徐建彪达成合作,通过政府牵头来培养蜂农,所有的蜜源归农户自行分配,卖不动的再由公司收购。“这也是蜜蜂文化的体现,我们和贫困户齐心协力,共同致富。”徐建彪说。
蜂园体验,坚守实体经济
处州蜂蜜的销售范围仅在浙江和上海,营销额只能达到600万元,除去正常经营,绝大部分收入将被投入再生产;加上花期时天气的不确定,农业实体经济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为扩大销量提高利润,负责公司运营的陆文婷曾尝试将自家品牌入驻淘宝电商,但随着几个电商销售节的结束,销量一蹶不振。于是,陆文婷转战微信销售,通过代理和微商的形式售卖蜂蜜,但这只是暂时缓解了销售问题。
为了实现蜜蜂文化的传播和蜂蜜的快销,徐建彪打算进一步打造蜜蜂产业生态园,提供从养殖到技术指导再到蜂蜜科普的一条龙服务。现在处州蜂业园在丽水市莲都区已有30亩土地,通过夏令营的举办和自然知识的科普活动,丰富当地学生的自然科学课程。丽水有蓝天白云,绿树蜂园,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丽水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为了不破坏土地结构,陆文婷用可活动石板搭起了一条条小路,守护园区的生态环境。但因为蜜蜂具有攻击性,园区暂时还难以承载大规模的游客。除了生态园的建设,下一步徐建彪打算开设蜂蜜产品体验门店,将蜂蜜与快销品相结合,让处州蜂业走出浙江。“我们做实业的,就要用一生做好一件事。实业是互联网得以发展的根本,再难我们也要做好。”徐建彪坚定地说。但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徐建彪坦言,农业实体经济回报率低,融资难是实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这次参加‘创青春’比赛,让我们结交了很多的合伙人。”陆文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们蜂农要像蜜蜂一样抱团取暖,在团组织支持下踏实发展好实体经济,带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