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农村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河北省香河县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在香河县渠口镇一家网吧巡查。新华社记者 王 晓摄
农村青年回忆起童年生活时,总是充满着童真与野趣,逮蛐蛐,捉蚂蚱,钓小鱼,捉螃蟹……俨然一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自豪神情。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游戏的普及,那种亲近自然的乡村生活被打断了,孩子们开始宅在家里,沉浸在屏幕的世界里。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田间地头奔跑的少年身影不见了,和陌生网友的线上交流代替了呼朋引伴的社会现实交往;孩子们田园牧歌式的欢声笑语少了,农村渐渐变得寂静无声。
农村成网瘾重灾区
随着青少年上网人数的激增,网瘾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87亿,其中农村青少年网民比例为27.6%。王者荣耀、英雄联盟、魔兽世界、大话西游等游戏已经成为不少农村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全部。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已将游戏障碍列入成瘾行为障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提到,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除了游戏成瘾外,网络成瘾还包括色情成瘾、信息收集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上赌博成瘾、网购成瘾等。
网瘾不是中国社会独有的问题,首先出现这一问题的是互联网普及率更高的发达国家。美国哈里斯调查公司200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85%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网瘾问题。日本厚生劳动省一个研究组8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大约93万名中学生上网成瘾,比5年前的数量翻了一番。上网成瘾在中国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反而成为网瘾泛滥的重灾区。
留守儿童教育缺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提出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综合分析导致这一社会问题的复杂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位是导致网瘾泛滥的因素之一。城乡二元的体制使得中国有近2.87亿的农民工,大量的农民工子女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料。对孙辈的溺爱、对网瘾危害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农村青少年的实际监护人不能有效引导孩子在课余时间从事积极健康的文娱活动。
此外,农村文娱活动相对匮乏,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比城市还很落后。图书馆、博物馆、儿童剧院、手工作坊等文化空间在城市里随处可见,城市青少年可以在课余时间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这在农村很难想象。
最后,互联网企业挺进中小城市与农村市场,瞄准了农村青少年这一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当一二线市场逐渐饱和时,网游、直播、网购企业花大力气攻占农村市场,自控能力比较弱的青少年中招也就在所难免了。今年上半年,我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1050亿元人民币,巨大的利益驱动下,如何在促进游戏产业蓬勃发展与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难题。
亟待各方共同努力
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共同努力。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在短时间内很难破除,留守儿童问题还将长期存在。目前,政府已经积极展开行动,《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要求网游企业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低俗营销,诱导消费;《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这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供了抓手。随着乡村文化活动的进一步丰富,虚拟世界的吸引力会逐渐减弱。
一些网游的即时奖励机制在心理学上抓住了青少年的要害,无止境的层层闯关、团队捆绑等手段让人轻易上瘾。早在2005年,盛大、网易等7家知名网络游戏公司就签署了开发、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责任书。尽管目前防沉迷系统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但在国家政策与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网游企业正在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网瘾只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象,其背后的根源是精神世界的空虚。农村青少年被虚拟世界俘获,反映出他们的现实生活出现了问题。父爱、母爱的缺失,同龄玩伴的排挤,兴趣爱好的匮乏,情感世界的贫瘠都会把青少年推向虚拟世界。重塑农村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就是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引导、朋辈示范,多方努力,培养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向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亲情、友情的力量,使他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变得充盈美好。这才是抵御网瘾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