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县脱贫攻坚路上的“大村长”

发布时间:2018-09-06 17:27:1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殷晓霞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万安县,脱贫攻坚,大村长,创新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殷晓霞)9月3日,记者随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中央媒体“贫困县脱贫摘帽”走基层活动来到今年7月正式脱贫“摘帽”的万安县。万安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地处罗霄山特困片区。如今,这里道路通达,房屋林立,沿着赣江,新老城区隔江相望,山环水绕、清新秀丽,俨然一座美丽的滨江之城。很难想象在2013 年底,这里还是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任务艰巨的国定贫困县。

万安县委书记李伟平告诉记者,近年来,万安县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尽锐出战,以脱贫攻坚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共同发展,脱贫成效取得了新进步。据介绍,到2017年底,现有的61个“十三五”贫困村已退出51个,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1172户42730人降至2017年底的1131户2614人,年均减贫1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6.2%降至目前的0.99%。

为什么这个地处偏远的小县城能在短短时间内打好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如期顺利“摘帽”,这也许要归功于该县创新实行“大村长”制。据介绍,“大村长”制主要是指县级领导及相关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场长、人大主席等每人挂一个以上行政村,县党政班子领导再增挂一个边远山区村,担任“大村长”,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和所有帮扶干部在“大村长”带领下集中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从2017年开始,万安县在全县推行脱贫攻坚‘大村长’制,自此翻开了脱贫攻坚工作崭新的一页。“‘大村长’制确保上级决策部署直接传导到村一级,真正实现工作责任压实到村、到人,切实解决了机制不顺、作风不实、能力不足和工作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和矛盾,保证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得到整体均衡推进。”江西省扶贫办机关党委副主任科员杨瑞宏表示。“大村长”制实施后,万安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不力的被动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扭转,各项工作高效推进,问题短板迅速补齐,以村为营精准拔寨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行“大村长”制以来,地处万安县夏造镇的横江村在“大村长”肖文的带领下,推动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精准落实。

横江村地处夏造镇北部山区,为该镇最偏远村,与遂川、赣县交界,是万安县“十三五”深度贫困村,有16个村民小组,569户2385人,贫困户118户418人。该村属典型的偏远深度贫困山区,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山多田少,山贫田瘠,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基础设施极度匮乏。

图为万安县夏造镇横江村“大村长”肖文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交谈。中国网 殷晓霞摄

肖文告诉记者,他刚来的时候,全村仅有1.2公里村道硬化,多个村小组未通水泥路,村组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们来了后把各个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加强调度,打通了路、水、电、网络最后一公里。”他说。

“我们最重要的是推动产业扶贫,因为这里撂荒地较多,也没有形成规模生产,效益低,如果盘活加以充分利用就大有文章可做。”肖文指出,为了解决贫困户的稳得住,有发展的问题,村两委统一流转山间撂荒地280多亩,引进园区企业万安县好景农业,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建立横江村下村黄金茶种植扶贫示范基地,面积100多亩,种植茶苗30多万株,55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8户,以土地、资金入股加入基地,每年保底分红460元,务工收入3000元以上。目前,黄金茶、中草药种植已经成为该村新兴富民特色支柱产业。

在村文化活动中心,我们看到几名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检查电子零部件。原来,这是“大村长”利用其人脉资源,引进县园区龙头企业江西省联创宏声万安电子有限公司建立的扶贫车间,生产手机零配件等相关电子产品,就近招收村民30多人,其中贫困户12人。

当记者们看到一栋栋干净整齐的三层楼房,以及房前屋后种满花草果树,赞美这里的和谐的居住环境时,他告诉我们,这里之前都是老旧的泥瓦房、危旧房和空心房,部分村看上去满目疮痍,群众居住安全系数低,人畜不分离,卫生条件非常差。“对此,我们因户施策,对症下药。在脱贫攻坚‘百日行动’中仅以一周时间就拆除危旧房62栋,完成了过去一二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同时深入推进清净整洁行动,使村庄清清爽爽、干净利索、整齐美观。相比以前,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为万安县夏造镇横江村村貌。中国网 殷晓霞摄

与此同时,为了改善教育、医疗等资源匮乏的问题,建设了横江村文化活动中心、村卫生室、留守儿童看护中心,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看病难、就学难等一系列问题。

赖绳剑是万安县政协副主席,他跟肖文一样,也是“大村长”,负责帮扶的村叫韶口乡。他每周3次都要去韶口乡小住,了解情况。他告诉记者,物质扶贫易,精神扶贫难。过去有些村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方面方法简单、手段单一,相关举措多停留在一般说教上,导致效果不佳,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大村长”紧紧聚焦这一难题,在全力改善贫困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从志智双扶入手,积极组织贫困群众前往先进村、典型户参观学习,评选“脱贫先进户”,通过身边人教育感染身边人。与此同时,通过技能培训、产业奖补、信贷支持等多种方式,把“想发展、敢发展”的贫困户扶起来,切实激发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村干部经常来家里嘘寒问暖,就跟自家的孩子一样。”石坵村的脱贫户蔡红莲提起这个“大村长”赞不绝口。“自从有了‘大村长’,他们经常来家里了解我们的需要,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以前我住的房子夏天漏雨又闷热,现在他们帮我盖了新房,添置了空调、热水器,冰箱和电视。虽然孩子生病,但我们有了收入来源,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

图为万安县韶口乡石坵村的脱贫户蔡红莲。中国网 殷晓霞摄

如今,蔡红莲已种上了100多颗井岗蜜柚,80多颗早熟蜜桔,同时,她还把县委县政府提供的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和省农科院支助的5000元产业发展资金,共计10000元入股韶牧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17年,她首次得到合作社1000元的分红。不仅如此,她还带领别的贫困户到果园去务工挣钱。2017年,她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感动万安”的脱贫典型。“他们就像及时雨一样,改善了我们家里许多情况。我真想不到,政府这么好,我这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党和政府的恩情。”说到这里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流露着感激之情,同时,她坚强和乐观的精神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