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黄渤导演处女作跳出舒适区,演而优则导,他们是认真的!
黄渤为新片到广州与观众交流(王维宣摄)
《泰囧》和《唐人街探案》系列是演员转型导演的成功之作
《泰囧》和《唐人街探案》系列是演员转型导演的成功之作
《一出好戏》剧照
从2012年徐峥执导《泰囧》开始,演艺圈演员转型导演的例子层出不穷,黄渤就是其中之一,其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将于本周五与观众见面。演而优则导,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先从自己最擅长的类型入手,以保证其作品的商业市场属性。但随着市场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的跨界导演开始走出舒适区,转型之作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表达。
演员跨界导演,作品质量有所上升
《泰囧》以后,影视行业的“演员跨界导演”层出不穷。徐峥、陈建斌、刘若英、邓超、苏有朋、张歆艺、黄磊、吴京、陈思诚、王宝强、伊能静等都已交出成绩单,而接下来还有黄渤、包贝尔等的作品将上映。丰富的表演经验和扎实的行业基础,为他们转型当导演提供了一定优势,多数观众也愿意看在“情分”“人气”上买单。
但这其中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反响也大有不同,但总体来说,近年来跨界导演的作品质量有所上升,票房成绩也十分亮眼。比如吴京的《战狼2》点燃观众的爱国热情,由此引发观影热潮,创下近57亿元的票房奇迹,至今仍占据国产电影票房总榜首位;陈思诚一连两部《唐人街探案》被赞“好看又有脑”,上一部更创下33.9亿元票房;刘若英执导的《后来的我们》则成功击中年轻观众的情感共鸣,不仅触动了观众的欢笑和泪水,也成功将票房推至高位。
题材更丰富,表达更自由
从作品的类型上讲,跨界导演们的作品从纯喜剧逐步发展到越来越丰富多彩,喜剧、爱情、青春、动作、推理、家庭,不同题材应有尽有。
作为一个尚无多少导演经验的新导演,不少演员的首部转型之作都会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入手,这样做会更保险,也更符合市场规律。因此,多数跨界电影都与导演本人的气质颇为相似。例如,好爸爸黄磊的首部电影导演之作《麻烦家族》选择了家庭题材;徐峥、王宝强做了更符合观众想象的喜剧;文艺范十足的刘若英拍了一部文艺爱情电影;武行出身的吴京首选动作片。
当然,也有不少演员因为自己的导演作品展现了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陈思诚出道以来的主要作品《北京爱情故事》《士兵突击》为爱情、军事题材,但在试水导演了一部《北京爱情故事》后,他转变方向,以《唐人街探案》系列开创了国产喜剧推理电影的先河,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让这一系列做得风生水起,票房、口碑双双成功。
可以说,随着市场的开放,跨界导演并非只能一味讨好市场,而是有了更为自由、丰富的表达,他们更加敢于表达自己,因为市场的接受度更高了。对此,黄渤表示,《一出好戏》不仅仅有商业元素,也融入了更多他对生活的个人表达:“如今整个市场更加包容,给的机会也越多,能让你信马由缰地去讲一个故事,真的不容易。”
独家
专访
转型做导演,新作从构思到成片长达八年
黄渤:如果只做保险的事太亏了
前日,黄渤带着片中主演舒淇、张艺兴、王迅亮相广州与观众交流。在与观众见面之前,黄渤接受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谈影片背后的创作故事。早在8年前,这个故事就已经在黄渤心中建立了雏形:“当时我们觉得这个故事挺有意思,把一群人放在一个岛上会发生什么事?尤其当时还看了《2012》这部电影,我们连电影名字都想好了,就叫《2012后》。”
“有责任为行业做哪怕一点点的努力”
然而,真正要把想法落地,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本来以为很简单,真正开始往下细摊故事却发现很困难,有各种可能,一群人在荒岛上,这个故事可以发展成《桃花源记》,也可以是《大逃杀》或者《迷失》,当你真正走进去,却发现里面有800扇门可以选,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黄渤表示,自己并不希望这个故事只是单纯地讲“生存挑战”,而是希望有一点戏谑和残酷的味道在里面:“突然就有点迷茫了。” 黄渤坦言,最开始自己也考虑过到底是不是要自己拍?“想过找一些创作型的导演来做,觉得这个故事挺有意思的,但他们自己的故事都排着队呢。”
另一方面,演员出身的他多年来作品一直是口碑、票房双丰收,市场号召力强大。在外人眼里他正当红,但时间久了,黄渤却在表演上开始遭遇瓶颈:“有点缺乏动力了,大部分碰到的角色还好,看完就知道演员能释放的能量其实很有限。”而长达4年关于那个小岛故事的想法却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终于,黄渤决定停工,专心导戏,2015年,他把编剧找来一起关在一个地方专心写戏,找演员,建组、开拍、剪辑、做特效……“歇着的这三年把最难的事全聚在一块了,如今这部电影终于要与观众见面。”
影片是一个大群戏,全片有30多个演员出场,单是主要角色就有六七个,王宝强在戏中出演一位性格暴躁的导游,在小人得势之后变得十分嚣张,与以往的形象有较大突破;于和伟的角色是一个公司老总,在戏里尽显霸道总裁范儿;最令人惊喜的是张艺兴,他以“小鲜肉”偶像出身,这次演技爆发,成了全片的“戏眼”。30个人的大群戏,每个角色都特色鲜明,没有被埋没,这对于一个新手导演的掌控力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回忆起选角时,黄渤坦言张艺兴的角色最难选:“小兴这个角色找了不下一百人,他这个角色太重了,败了整部戏就塌了,后来是舒淇推荐了张艺兴,他自己确实下了苦功,也对我很信任,最后出来的效果很满意。”
从一个拥有广泛观众缘的演员转型成导演,其实是一场巨大的冒险。说到转型动力,黄渤坦承:“从青年演员成长到中生代演员,这个行业已经给你够多了——美誉度、观众的喜爱、酬劳,你算中流砥柱,这个行业需要你扛起来了,如果你还只是做一些顺水推舟、捡便宜的事,真的不太好,我有责任去为行业做哪怕一点点的努力。”
黄渤坦言,自己一直没敢尝试做导演,是考虑到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管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后来真正做了却依然远比想象中更辛苦:“我本身对导演没有太大的企图心和爱好,要说以后会不会一部部地执导,肯定不会,真的是要碰到自己喜欢的题材才行。”
商业性和个人表达不是针尖对麦芒
喜剧一直是黄渤身上最深的标签,但首次执导电影,他却放弃自己最熟悉的领域,转而做一部国内电影市场少见的荒诞现实主义电影。
黄渤坦言,这部电影是与自己的一次对话,在他心中,这部电影有喜剧元素,却远非纯喜剧这么简单,这其中还有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明明可以用纯喜剧赚钱,黄渤却偏偏“挖坑”做了一个更有深度的类型,尽管不是最保险的题材,但他相信如今的市场与观众拥有对更多类型电影的包容度:“我花了三年时间如果做一个保险的事情,那到底意义在哪里?我还不如拍戏,拍戏最保险,还不用这么累,既然有这个机会,我就想找一个真正自己想拍的,有点挑战性的。”
在他心里,商业性和个人表达不是针尖对麦芒:“《一出好戏》有商业性,有娱乐性,也有文化艺术属性。想看喜剧的有,看情节的有,想看完电影琢磨点东西,这里面也有。我就想通过这部电影看看,这些东西能不能凑一块,不要说观众喜欢吃什么就喂什么,而个人表达就一定很小众。”
黄渤坦言,从他决定“冒险”开始,身边反对的声音就有不少:“包括把徐峥、孙红雷的戏剪掉,大家都说,你这不是跟市场作对吗?把商业元素剪掉了。但电影是个整体,不合适你也不能硬塞,我不能为了塞一些笑话,把电影做成像晚会一样。”黄渤相信,如今的电影观众,对于新东西的接受程度远比想象中更高:“纯看视觉特效的片子这几年大家也看多了,如果纯做一个喜剧,对我来说不是很过瘾,我相信观众对于新的类型,已经有所准备。”
看片:荒诞喜剧,一出好戏
说到黄渤导演电影,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喜剧。凭借其天生的幽默感和多年来在喜剧领域的耕耘,黄渤做喜剧,更符合多数人的期待。然而,在首部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里,黄渤却选择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从题材上看,《一出好戏》算是荒诞喜剧,有好笑的元素,但更多是往反思人性的寓言故事发展。当一群人被困岛上,首先要满足的是人类最初始的需求:“如何在荒岛生存?”当抓来的鱼与野果足以果腹时,他们又开始思考:“如何将商业社会的逻辑移植到小岛上?”一群人把扑克牌当成货币,资源占有者开始占据了话语权,渐渐地,一个仅有30个人的商业社会逐步形成。随后,一场资源的抢夺战又打破了原有的秩序,最后发展到思考“当你已经开始在岛上称王,你还愿意回到过去的生活吗”?随着层层深入的探讨,人性的复杂面被层层揭开,相比一部市场指向明显的爆笑喜剧,黄渤更想与观众展开一场人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