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蛙跳,坝上稻香——稻渔综合种养成乡村振兴的抓手

发布时间:2018-07-04 11:06:54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振红 实习生陈怡霏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生态,种养,养殖,模式,桂建芳


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图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发言。周晓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 实习生陈怡霏)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就稻渔种养模式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今,世界上每三条鱼,就有两条是中国养的。桂建芳院士对此分析说,由此可见,我国水产养殖的地位之高和规模之大。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府和市场双重驱动下,生态优先和供给侧结构调整导致水产养殖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桂建芳院士指出,水产养殖模式变革的关键变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集约化,即朝着设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改变我国水产养殖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养殖现状;二是朝着生态化和有机化的方向发展,一个好的例子就是稻渔综合种养。桂建芳院士解释说,“我国正由传统的稻田养鱼进入稻渔综合种养跨越转型阶段,该模式就是在充分利用水生动物生长所需食物链和稻谷生长营养需求的生态功能优势下,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和稻田杂草,增加水体营养盐,提高稻田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少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生产出更多质量安全的稻米和水产品。”

他介绍说,目前,全国多数省市都开展了“稻虾连作+共作”“稻蟹共作”“稻鳖共作+轮作”“稻龟共作”“稻鳅共作”“稻鱼共作”等多个典型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未来完全可以构建一幅“水中鱼蛙跳,山中果子掉。坝上稻飘香,乡村变新貌。生态种养园,农户得实效。游子寻乡愁,游客齐欢笑”稻渔种养的生态图景。

目前,稻渔种养更加多样化。该养殖模式进一步与设施化和智能化的池塘养殖等生态农业模式结合以及与生态休闲渔业的结合,致力于打造“田园综合体”,进一步推动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桂建芳院士介绍了一些成果,如长江珍稀鱼类繁养殖基地——河豚庄园,以及在江西将稻鳖综合种养和休闲渔业结合的“田园综合体”。“稻渔综合种养能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技术抓手,”桂建芳院士强调。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院刊承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