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图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小京发言。周晓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 实习生陈怡霏)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人口多,耕地资源又有限,粮食安全如何保证?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小京在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上介绍说,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在李振声院士倡导下,2013年在缺水盐碱的环渤海,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的中低产区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主要是推广应用耐盐抗逆作物品种、微咸水灌溉和节水灌溉、盐碱地的适应性改良等技术和产品。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面向环渤海地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此应对我国对粮食安全的需求。但是,在海拔低于20米并且缺淡水不缺咸水的地区,如何实现盐碱地开发利用,如何实现粮食的增产稳产成为重大难题。
他表示,经过不断地探索,目前渤海粮仓项目已取得巨大技术突破。首先是选育耐盐品种和研制高效肥料品种,推动了耐盐抗逆作物品种的培育和应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其次突破了微咸水安全灌溉难题,构建了多水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为环渤海粮食增产和节水压采提供了支撑;并且创立了盐碱地根层水盐调控改良技术体系,突破了以地下水位调控为主的盐碱地改良难题,为盐碱地改良培肥提供了支撑。“我们通过咸水灌溉调控根层的盐分,这种条件下可以为棉花和多种经济作物向东部盐碱地区的转移提供支撑。”刘小京说。同时,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示范机制方面也在进行创新,使得”政产学研“为一体,加快构建渤海粮仓的建设。
除此之外,渤海粮仓项目分类分区并构建了15套增粮增效技术模式,制订了相应的地方标准,5年累计示范推广8000多万亩,增粮200多亿斤,节本增效180多亿元,节水43亿方,并使位于项目区内的南皮县和海兴县成功脱贫。
在新时代背景下,渤海粮仓项目进入到一个“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关键时期,到了缺水盐渍区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阶段,如何打好这场攻坚战?刘小京认为,总体上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生态循环,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技术路线,以水资源为支撑,优化农作物结构布局,大力发展节水优质农作物种植,结合畜牧业发展,构建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在滨海盐碱区,我们选取耐盐适生植物品种,打造滨海草牧业带,通过农业物联网和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标准的控制,经过农产品全过程数据获取传输和农产品大数据分析,倒逼农产品质量的管理,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刘小京说。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院刊》共同承办,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