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庆: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科院如何做

发布时间:2018-07-02 08:49:09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振红 实习生阎文青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农业,生态,发展,科技,农村

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图为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作主题报告。周晓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 实习生阎文青)“新时代的中国农业农村工作面临四个形势:粮食安全依然重要、草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不断延长、对外开放呈现新的格局。”6月30日,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在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上表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严庆表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质量兴农,农业由增产导向走向提质导向;二是绿色发展,用科技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是脱贫攻坚,用科技造血服务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发展科技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环节,他认为,“要夯实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依据是关键,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

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时,中国科学院正在做什么?严庆表示,中国科学院农业工作布局凝聚成了生态草牧业、盐碱地分类治理、海洋生态牧场和边际土地利用等几大方向。

渤海粮仓开启中低产田治理新时代

2013年,科技部、中科院联合冀、鲁、辽、津 4省市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受淡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瘠薄盐碱制约,环渤海低平原区4000多万亩的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的盐碱荒地,到2020年具有增产100亿斤粮食潜力,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渤海粮仓”。

草牧业构建未来农业的半壁江山

2017年,中科院与其他部委部门等合作,在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打造草牧业示范区。针对草原退化、草畜品种亟需改良、牧草供给不足等问题,组织院内外22家单位开展生态草牧业示范。

海洋生态牧场提供海洋经济新业态

2018年,农业农村部全面推进海洋牧场试点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即将启动。针对过度捕捞导致的生态失衡、海产养殖导致的堪忧环境、以及脆弱的近海生态系统等问题,率先提出海洋生态牧场的新理念,建立起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牧场;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2个,地方海洋牧场233个,用海面积852平方公里,投放鱼礁6094万空立方米。海洋生态牧场成为沿海地区增殖海洋生物资源、修复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转型升级兴业的重要抓手。

严庆指出,展望未来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针对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中科院将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需要什么、农民生活质量提高需要什么”两方面问题着手,运用前沿理论、惠农政策、创新技术和示范模式,研发出一套与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大数据为支撑,发挥高新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打造智能、智慧农业系统。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欠缺、农村环境和农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集成各单项技术,降低应用成本,实现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切实的技术支撑。”严庆表示。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与《中国科学院院刊》共同承办,主题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