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斌:中国制造需要“精准创新”

发布时间:2018-05-16 08:41:49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李建斌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李建斌,中国制造,精准创新,策略性,机制创新

图为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斌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这表明了我们发展制造业的决心和信心。但在制造业创新中,我们面临着和打赢脱贫攻坚同样的境遇: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仍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存在;同样,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关键性核心技术受制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性改变。这两者都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对此,发展制造业可以借鉴脱贫攻坚方略,采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路,在建设制造强国中实施“精准创新”,解决发展先进制造业“掯脖子”的问题。

何为精准创新?精准创新就是解决市场急需或引领市场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机制创新等多种手段,通过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引领前沿、找准策略,提升创新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在发展制造业中,如果说创新是根本,精准就是导向;创新是核心,精准就是聚焦;创新是动力,精准就是策略;创新是龙头,精准就是思路。

那么,在发展制造业中,应当如何做到精准创新呢?

首先,要在制造业的创新中体现市场需求的导向性,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对市场有需求而尚未实现有效供给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创新。以高端装备隧道掘进机为例,中国的掘进机企业已经完全具备了独立自主的研发制造技术,生产的产品及提供的服务优于世界老牌的掘进机企业,但主要短板在于制造掘进机的主轴承、减速机等核心部件仍依靠单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企业进口。我国制造业还有很多类似的境遇,比如,在终端掌握了设计研发制造技术,但市场的上游和基础环节未能形成有效供给;基础零部件供应企业研发制造的投入成本大、研发周期长,而末端的下游企业又急需进口零部件用于产品制造,自然而然就不断地加固了国外企业市场地位的“护城河”。精准创新的导向性,就是要解决市场这种上下游产业链不完整、不匹配的问题,国家要在深入梳理产业链失配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产业政策和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提高我国制造业基础环节的市场竞争力和话语权。

其次,要在制造业的创新中体现对重难点技术和前沿技术的聚焦,牢牢把握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同时,紧盯世界前沿技术和领先技术,以此实现弯道超车和换道超车。发展制造业,创新是核心,而技术创新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发展实践证明,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是花钱买不来的。无论是掘进机、船舶,还是高铁、大飞机和无人机,都是在突破了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之后,才培育发展成产业。而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政产学研用金”有效协作、共同推动。政府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制定“制造业核心技术重难点清单”,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进行立项,奠定技术创新的牢固根基、把握技术创新的关键命门;生产制造企业要和研发机构进行有效联动,通过共研、共创、共享和共赢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体现知识产权应用的经济价值;核心技术人才即便是高价也无法引进,因此,高校要注重基础领域和前沿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在学科设置及课程设置上进行结构性优化,实现我国“智力资源”的有效集聚和流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引导财政和资金流向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再者,要在制造业的创新中注重策略性,区分轻重缓急和具体问题。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仍是大趋势,专业分工和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基本的逻辑,关起门来搞建设必然会导致产业发展的落后。创新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同样的逻辑,需要多学科、多组织、多系统的共同合作和发力,例如,智能制造系统就涉及自动化、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电子信息等多个技术和专业领域的支撑,闭门造车不但成本巨大,而且必然走向失败。因此,必须保持开放和协作的精神,吸纳世界各国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同时拥有先进制造业的“杀手锏”和博弈能力,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一环。

最后,要在制造业的创新中明确思路、找准路径,围绕技术创新做好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全方位的创新格局。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实现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也不能简单归因于技术创新是否成功。共享单车的出现和风靡,体现的不是单车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成果,而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成果,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让参与各方实现了各取所需和互利共赢,实现了制造业的业态升级。创新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机制的激励和保障作用则是人才实施创新的最大动力,开展机制创新就是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动力变革、释放创新能量;在机制创新中,我们要尊重创新人才的自主权、保障创新人才的专利权,让创新人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此外,还要实施文化创新,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全社会创新氛围,让创新成为中华民族新的时代基因和精神品格。(作者:李建斌,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