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变迁 汶川堰塞湖风险基本消除

发布时间:2018-05-08 13:37:5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王虔
关键词:重建,植被,监测,汶川,变化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为系统监测10年来灾区的环境变化与灾后重建进展,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CASEarth)”于2018年3月开始启动“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工作。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行航空和航天数据获取,旨在评估震区生态环境恢复进程,科学认知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工作对灾区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落实的促进作用。

滑坡活动强度下降 仍需注意潜在风险

blob.png

2008年汶川地震灾情概况

 blob.png

2018年“航空遥感系统”获取新北川航空影像

数据显示,对汶川地震灾区5个大型滑坡群的监测发现,截至2018年,各大型滑坡群的滑坡体植被覆盖恢复整体状况良好,已从初始发育阶段向稳定状态转化,且滑坡活动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十年来房屋损毁严重的老北川、汉旺、擂鼓和南坝等12个乡镇区,滑坡活动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遥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十年间,汶川震区政府与人民群众采取了相应防护措施,包括削坡卸载、植被修复等,地质灾害活跃度降低,植被修复整体情况良好。

但新发滑坡灾害等同时存在,如2010年新北川唐家山堰塞湖右岸山体滑坡、2013年南坝镇山体滑坡等;前期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居民地和重大工程区域还存在潜在风险,如北川县桂溪镇魏沟村泥石流、平武县南坝镇窑子沟泥石流等,需持续进行灾害风险判别和监测;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北川县擂鼓镇-平武县水观乡段内北川县曲山镇(北川老县城所在地)、陈家坝乡、擂鼓镇及平武县南坝镇地质灾害易发性较高。

1  2  3  4  >  


返回顶部